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日本重金屬污染啟示錄

http://www.CRNTT.com   2011-02-15 11:22:24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訊/近日有一則新聞引起民眾廣泛關注:我國重金屬鎘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市場上10%大米鎘超標。生命健康大於天,重金屬污染這個陌生的詞匯,進入國人的視野。其實在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也曾發生了許多重金屬污染的事件。日本的前車之鑒,或許能給中國治理重金屬污染帶來一些啟發。
 
曾經肆虐日本的重金屬污染

  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嚴重的環境污染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歷了快速經濟增長期,全國各地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被稱為四大公害的痛痛病、水俁病、第二水俁病、四日市病,就有三起和重金屬污染有關。公害事件對日本社會和政治的影響,仍延續至今。雖然在公害基本法制定之後,重金屬污染事件得到控制,但其污染陰影仍未完全在這個島國抹去。
 
  水俁病:2265人確診,11540人受影響

  “水俁病”於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縣水俁鎮發生,當時由於病因不明,故以地名稱之。水俁病實際為有機汞的中毒。它是指人或其他動物食用了含有機水銀污染的魚貝類,使有機水銀侵入腦神經細胞而引起的一種綜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患者手足協調失常,甚至步行困難、運動障礙、弱智、聽力及言語障礙、肢端麻木、感覺障礙、視野縮小;重者例如神經錯亂、思覺失調、痙攣,最後死亡。發病起三個月內約有半數重症者死亡,懷孕婦女亦會將這種汞中毒帶給胎中幼兒,令幼兒天生弱智。
   
  自1956年5月1日首例“水俁病”患者被確診後,至今整整五十年,先後有2265人被確診(其中有1573人已病故),另外有11540人雖然未能獲得醫學認定,但因其身體或精神遭受到水俁病的影響,1995年12月15日在日本政府的調解下,獲得排污企業人均260萬日元的一次性賠償。今天針對受害者的補償和認定依然在繼續,這是一起尚未結束的事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