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湘江之死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08:07:07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訊/“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尚未拆建的樓房裡貼著防患“血吸蟲病”的警告,更為嚴重的是它的沉屙之痛,湘江流域集中了湖南省六成人口和七成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亦承載了60%以上的污染,是目前中國重金屬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南方都市報》日前登載紀實文章“湘江啟示錄”,揭示湖南湘江被污染之痛:

  數十年的污染史與治理史相伴相隨,各路專家開出的藥方也五花八門,但越治理越嚴峻的現狀令人擔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資金空缺巨大;二是技術尚未成熟;三則涉及地域太廣,政府與政府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利益勾連複雜,並非一盤棋局。

  今年夏天,由於境內企業污染嚴重,且不執行上級的淘汰關停指令,耒陽市被湖南省環保廳處以重罰並通報全省。這是湖南省迄今為止對縣級政府作出的最嚴厲環境處罰。亦被認為顯示了此次整肅湘江重金屬污染的堅定決心。

  在負重前行了半個世紀之後,7月,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已經將湘江重金屬污染治理納入全國重金屬污染治理試點。作為局部支流進入國家重點流域治理議題,湘江也算是開了先例。但前車之鑒猶在,此次由國家財政專項撥出的百億治理經費,能否換來一劑良方?或是一如往常流入各類名目的錢袋之中,重疾湘江能否治愈?尚待觀察。

鎘污染陰影下

“不許種田,不給補償,接下來,要怎麼生活呢”

  瀏陽市鎮頭鎮,離長沙市區不到70公里的小鄉村。去年此時,數千名村民上街遊行,抗議當地一家化工廠排放污染物質,造成5名村民死亡,數百名村民鎘超標。這是2009年中國環境污染的標誌性事件。

  一年之後,陰影並未散去。

  污染之源仍在村頭山坡上,山下即是瀏陽河,幾公里後匯入湘江。相比一年前,這家已經停產的化工廠守衛更為森嚴,24小時有專人和狗把守,鮮有人知的是,這裡正在進行一場實驗。

  2004年,當長沙湘和化工廠的民營企業在鎮頭鎮雙橋村建成投產時,這個村的寧靜就已經被悄然打破。

  政府聲稱他們引進的是一家“無污染、零排放”、只是“生產飼料添加劑”的企業。但這個謊言未能堅持多久,2006年,村民們發現鬱鬱葱葱的樹林開始枯死,新買的鋁鍋煮過東西之後被“鍍”上一層擦不去的漆黑色,部分村民相繼出現全身無力、頭暈、胸悶、關節疼痛等症狀。

  環境受到污染的後果愈來愈明顯,村民們不斷升級的質疑和投訴卻未獲得重視,直到2009年端午節,年僅44歲的雙橋村村民羅柏林突然死亡。此後一個多月內,雙橋村的另外4名村民相繼去世。經檢測,他們體內的鎘都嚴重超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