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埃及看“國家治理方式”的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2-16 09:31:43  


工作人員正在撤下穆巴拉克的照片。
 
  世界進入近現代以後,在工業資本主義社會早期,產生了資本階層和勞工階層兩大陣營,雙方不斷激烈對立鬥爭的結果,還導致了各自的意識形態。於是人類在政治社會改革中又開始加入意識形態考慮,並以為其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規律。歷史反覆證明,所謂意識形態的最大特點就是其排它性,即認為自己所擁戴的政治和社會發展方向乃是完全正確的,其它思潮、信仰及主義皆為謬誤甚至敵人。

  於是兩大派別及陣營為意識形態爭鬥了約一個世紀,直到20世紀70年代,首先是資本主義陣營發現其實資本方乃離不開勞工方,否則會導致生產停滯社會動亂,最後對誰也沒好處;還不如以法制為基礎對勞工權利契約化,產生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和平的勞資利益協調與糾紛解決機制。

  到了20世紀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也發現其發展離不開資本、資本家及其有關管理方式,否則就無法提升社會生產力,革新生產方式,和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至於資本的產權、股權、分配、運作方式等,可以通過加強國家監管和市場規範等來加以控制。

  由此,意識形態之爭的神聖光環逐步褪色並喪失哲學基礎,取而代之的是歐美國家的民主社會主義、“第三條道路”、中國的改革開放、東歐“柏林牆”的倒塌,及蘇聯解體等一系列嶄新變化。

  然而意識形態之爭的式微也引發一大新問題,即世界各國是否靠一系列的新式排列組合,譬如經濟上的社會主義,政治上的自由主義,文化上的保守主義;或者經濟市場化,政治集權化,文化娛樂化等等,就可以比較合理持續地發展了?

  正值這場爭論方興未艾,難解難分之際,此輪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浪潮和革命爆發了,而且是星星之火有成漫卷燎原之勢。我們不難注意到,這場變革與意識形態應沒有多大關係,而且表面上似乎關係人事的訴求——驅逐獨裁者,但真正的動力卻來自另一變革要求——民眾對“國家治理方式”根本轉變的強烈期盼:即從一個專制獨裁、貪污腐敗、壓制自由的傳統治理方式,轉變向民主選舉、法治公正、公民自由的現代國家運作。
  
  從由上至下的家長式專制,到上下結合的民主化共治,是國家社會發展現代化的轉型必須。歷史鄭重告誡我們:只有不斷推動“國家治理方式”的變革,才是走出“治亂循環怪圈”的正確有效途徑,才可以真正實現國家人民的繁榮富強。

  作者在美國從事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