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媒:ECFA效益不容抹煞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09:50:01  


 
  隨著ECFA的逐步落實,各項效益將逐步顯現,帶動兩岸經貿穩定成長。民進黨卻仍堅持意識型態的思維,逢中必反,經常發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論點,讓人啼笑皆非,以下提供幾項論述,並一一予以駁斥:

  首先,民進黨以德國福斯汽車(VW)來台投資設破局,批評ECFA無法吸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民進黨執政時代,當時民進黨籍的嘉義市長陳明文也曾努力爭取福斯來台設置大汽車廠,福斯汽車卻沒有任何意願。如今主客易位,福斯汽車主動表示有興趣來台投資,即是肯定ECFA的功效。

  加上福斯汽車係國際汽車大公司,來台設廠主要是著眼於東亞市場,包括出口至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由於目前汽車整車出口尚未列入兩岸的早期收穫清單中,福斯欲在台大規模生產實屬不易,加上還在向台灣爭取相關投資優惠措施(例如:設置外勞專區、在台自製率等),因此投資計劃才未落實,惟媒體報導,福斯汽車仍打算由台灣裕隆汽車代工組裝,顯見此乃該公司短期變通的作法。即將展開的ECFA第二波會議,已將汽車整車出口納入兩岸ECFA早收清單中。相信在ECFA整車出口納入早收清單落實後候,不僅福斯汽車將會在台設廠,還有更多的國際汽車廠也將跟進。

  第二、2月17日自由時報批評:“‘經濟部’投審會上月才剛公布,2010年全年核准的僑外投資金額為38億餘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了二成以上,呈現衰退狀況,怎麼ECFA簽署前與簽署後外商的“重新評估”竟是減資?”我們若觀察近年來的僑外投資金額,可以發現金額波動十分劇烈,與台灣內部經濟表現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原因是,這幾年來外商來台併購數量增加,或是股權鉅額交易,都會造成僑外投資金額暴增。

  例如:2006年台灣飛利浦將持有的台積電股票售予荷商飛利浦,即創造了30多億美元的僑外投資,也造成當年的僑外投資提高至139億美元之譜;次(2007)年,外商大量併購台灣內部銀行,荷商投資安泰銀行、美商合併華僑銀行、英商增資新竹國際商銀,還有私募基金投資台灣內部有線電視等,使得當年創下153億美元的紀錄。2009年仍有許多類似的案子,例如英商保誠人壽、花旗銀行及渣打銀行等匯入金額均甚高,導致當年僑外投資金額有三成以上,來自於金融保險業。2010年這類的案件少很多,僑外投資金額金額自然就跟著減少,實與外商對台灣投資信心無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