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審慎理財 香港才有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10:41:17  


曾俊華今天公佈新預算案,是否秉持審慎理財原則受關注。
  中評社香港2月23日訊/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副教授吳明錄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審慎理財香港才有未來”。作者表示:“創業容易護業苦,破財容易守財難,香港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孤寒’的財爺們,才有了目前可觀的財政儲備及從容應對各種挑戰的手段,而不像有些經濟體那樣陷入債務危機、經濟一蹶不振,國民需束緊褲帶過日。”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正是因為有了“孤寒”的財爺,才有了目前可觀的財政儲備及從容應對各種挑戰的手段。從之前的三份預算案及其近期的言論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曾俊華的新一份預算案是可以既改善民生、促進經濟,又審慎理財、保衛香港的財富與未來的。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公布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特區政府的財政預算案。由於受惠於各主要亞洲經濟體,內需強勁、生產與服務活動增加,以及政府自二○○八年起在“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策略下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逐漸發揮成效,香港經濟在二○一○年明顯好轉,前三季按年強勁增長7.1%,全年的實質經濟增長可望達到7%左右,遠高於曾俊華去年初在制訂二○一○至一一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所作的4-5%的經濟增長率預測。

        經常性收入大幅增加

  超預期的經濟增長自然帶來利得稅和薪俸稅等經常性收入的大幅增加,而政府的賣地收入、特別是印花稅收入更是超乎理想。因此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政府財政已錄得590億元盈餘,儲備達5793億元,約相等於二十二個月的政府開支。再加上最近兩個月的收入,相信政府二○一○至一一年度的財政盈餘最終將達至800億元左右,是過去十年中的第二最高紀錄,僅次於二○○七至○八年度1156億元的財政盈餘,與原先預算的252億元赤字相比更有天壤之別。而政府的財政儲備將會增加到6000億元左右的水平,約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5%、或二十四個月的政府開支。

  面對如此龐大的盈餘,政府自有不少扶貧紓困的空間,社會上當然更有許多聲音希望政府在新預算案中減稅“派糖”以回饋市民、改善民生。事實上,各政黨和團體以及不少專業人士和組織,在最近一段時間通過各種方式都對新預算案表達了不同的期許與要求,可以說是對政府豐厚的財政儲備“虎視眈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