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在釣魚島釣到了魚?

http://www.CRNTT.com   2011-02-27 10:10:22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訊/“釣魚島的新爭執是日本更向美國靠攏的標志。菅直人政府的外交政策一邊倒向美國,這是較親華的鳩山由紀夫政府下台後的反彈。各國的政策總會左右搖擺,在搖擺過程中尋求最佳位置。但日本這次有些用力過猛,把自己彈得遠了一點。中國做出激烈反應,這是日本想要得到的結果,能夠讓美國滿意。孰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俄國趁機在北方四島高調出手。”此間學者丁力今撰文“誰在釣魚島釣到了魚”,評析如下:
 
  北方四島是二戰遺留問題。在過去三個多月中,俄國與日本的爭執激化,表面誘因是中國與日本的釣魚島之爭,這是另一個二戰遺留問題。因為朝鮮戰爭和冷戰爆發,美蘇兩大陣營對壘,1951年9月8日,美國在本陣營的小兄弟支持下,單方面主導簽署了《舊金山對日和約》,而蘇聯和中國大陸都拒絕承認這個條約。在同一天,美日還簽署了 《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由於這兩個條約,日本有了領土要求的依據底氣。現在,美國積極捲入了這兩場爭端。

  美日同盟在強化,經濟地位下降的美國更加需要盟國陷入外交困境。中俄也在協調立場,承諾共同保衛二戰反法西斯戰爭的成果。現在,領土之爭隱約有了冷戰時兩大陣營對抗的苗頭。

釣魚島之爭

  這兩場爭端還有一個反常的共同特征:挑起事端的是掌握著實際控制權的國家(在釣魚島是日本,在四島是俄國),而不是認為本國領土被占領的國家(中國、日本)。此外,掌握實際控制權的國家沒有發生內部動蕩,因此沒有向外轉移壓力的需求。這兩個國家顯然另有圖謀。

  按時間順序先談釣魚島事件。去年9月7日,在釣魚島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艇前來驅逐中國的一艘小漁船。在追逐中,憤怒的漁船撞傷了巡邏艇,日本官員逮捕了船長詹其雄,要用日本的法律審判他。在中國外交部的一連串抗議中,詹船長在被扣押17天後獲釋回國。

  在有爭議海域扣押別國漁民,中國的周邊國家都在做,中國也在做。各國政府都很克制,沒有引起大的外交糾紛。但大張旗鼓地用本國法律審判被捕漁民,這是一個突破,不可能不被看作是重大挑釁。中日關系因此急劇下跌。不過,在船長回國後,雙方都慢慢恢複了冷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