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反對派鼓吹“紫荊花革命”禍害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1-03-08 09:01:49  


  中評社北京3月8日訊/“反對派雖然懾於民意對所謂‘紫荊花革命’的強烈反感,昨天的遊行不敢明目張膽渲染‘紫荊花革命’,但仍然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其煽動‘紫荊花革命’的禍心暴露無遺。反對派有意把預算案與‘茉莉花革命’拉上關係,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要利用市民對預算案原方案部分內容的不滿,煽動市民反對特區政府情緒,令香港重蹈中東、北非政局動盪的覆轍,以便火中取栗為選舉造勢。這完全違背了香港社會求穩定、求和諧、求發展的主流民意。”香港文匯報昨天登載劉夢熊文章《反對派鼓吹“紫荊花革命”禍害香港》,詳論如下:

  預算案原方案“派糖”總額超過430億元,體現了港府紓解民困的誠意,反對派卻利用市民對“派糖”的具體方法及有些疏忽之處的不滿,發起所謂“紫荊花革命”遊行,呼籲未受惠強積金注資的18萬名公務員及教師上街反對預算案。但港府吸納民意迅速完善預算案,最大限度地回應了各階層市民的訴求,受到絕大多數市民歡迎和支持。在此情況下,反對派昨天發起反預算案遊行,根本就“出師無名”,受到廣大市民抵制,參加者比起他們預期大幅減少,只有數千人。 

  反對派聲稱,遊行不會喊“紫荊花革命”的口號,他辯稱只是考慮各團體分別上街,各有訴求,不會計較人數雲雲。反對派政黨和無恥文人甚至改變原先要求港府“派錢”的說法,反過來聲稱反對“派錢”,質疑港府“喪失理想或管治意志”雲雲,甚至提出“錢照收、街照上”,又食又拎,卑鄙至極。反對派顯然是故伎重施,將2003年七一遊行的不同訴求為其所用的伎倆重複使用。 

“紫荊花革命”暴露反對派反中亂港政治本質 

  反對派有意把預算案與“茉莉花革命”拉上關係,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國花,由突尼斯開始迅速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中東波”被稱為“茉莉花革命”。紫荊花是香港特區政府的區徽標誌,反對派煽動“紫荊花革命”,就是要利用市民對預算案原方案部分內容的不滿,將經濟民生問題泛政治化,煽動市民反對和推翻特區政府,令香港重蹈中東、北非政局動盪的覆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