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未來十年改革的“戰略機遇期”

http://www.CRNTT.com   2011-03-08 11:48:04  


 
  第三,民生問題不解決,從近期來說就會面臨政治激進化的風險,從長遠來說民主政治沒有物質的保障。人們期望長久的社會穩定,沒有穩定就不會有發展。但如果發展解決不了民生問題,那麼社會還是會激進化。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的亞洲、最近阿拉伯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說明了民生問題於社會乃至政治穩定的重要性。中國社會實際上也面臨著由民生問題引起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現在主要依賴國家的“維穩”機制來控制局面。不過,一個社會真正的穩定不是來自於外在的“維穩”。如果把龐大的“維穩”費用用於改善民生問題,社會可能會穩定得多。從長遠來看,民生也是民主化的物質基礎。在民生問題不能解決之前,民主化盡管也是可能的,但這種民主化之下的民權必然是虛假的。在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不難發現這種現象。

  從解決民生問題的世界歷史經驗看,中國的確已經進入了一個“戰略機遇期”。要解決民生問題,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國家的財力問題。沒有財力,就無能為力。所以,一個國家民生問題的解決,往往發生在該國家處於比較長期的經濟上升發展、並且政府或者社會積累了相當財富的時期。一旦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緩慢下來、政府和社會財力衰退,那麼民生問題的解決就是不可能的了。而今天的中國正處於多年經濟高速增長、而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積累了大量財富的時期。因此,今後五至十年必然成為解決民生問題的“戰略機遇期”。

  最近中央政府開始做動員,要在民生問題上有所作為。有關方面也已經表示要動員國家的財力,集中完成幾件民生大事情。這是很好的一個跡象,和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所強調的、要找到改革的突破口的提法一致。時不待人。如果中國抓住了這個並不長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就可促成經濟、社會和政治發展上一個新的台階,有可能跨入發達國家行列。反之,如果失去這個機遇,就會無可奈何地面對那些“中等收入陷阱”社會所經歷的一些社會、政治、經濟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