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陸資來台投資鬆綁 如何評析

http://www.CRNTT.com   2011-03-09 10:20:11  


 
  二、開放陸資來台是殺雞取卵且會讓台灣門戶洞開之說法,顯然是意識型態作祟。台灣自1952年起即開放外人來台直接投資,中間歷經金融改革、外匯管制解除、獎勵投資條例的訂定等政策調整,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引入外資來提升台灣的生產技術、幫助產業升級、促進就業,進而帶動經濟成長。現今引入陸資的目的不也如此?況且開放陸資來台本就是既定政策,現為第二階段開放,主要目的是藉由陸資來台參股,將原本只是單向的資金外流轉為雙向的產業鏈互補合作,亦即,解決資金過度傾斜可能引發不利台灣經濟發展的失衡現象,正面效益絕對大於負面效益。

  三、關於開放“陸資參股”對台灣經濟根本沒有實際幫助,與實際情形並不相符。開放陸資參股對兩岸是互利的,首先對台灣來說,可以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讓企業取得更多的資金可以再進一步發展,另外由於陸資沒有經營權,所以不必擔心技術會外流。對陸資來說,參股雖無法取得經營權,但若能拿到10%的股權,即有很大的發言權與影響公司策略的權力,可以優先取得市場所需的最先進的商品,在經營上非常有利。加上半導體或面板產業係屬於台灣的關鍵性產業,開放陸資的參與,將有助兩岸產業的分工及互補,也可進一步促進就業並提振經濟。

  過去兩岸因土地資源、勞力、技術及市場腹地等因素具有相當高的差異性,在兩岸經貿合作及發展方面可以高度發揮整合互補的分工效益。隨著大陸積極開放市場及引進外資提升技術研發水準,搭配兩岸產業結構的轉型,當前兩岸分工架構已從根本產生質變,不僅產業價值鏈從垂直分工拓展到水平分工,兩岸的交流合作項目亦從製造業延伸至服務業。

  去年兩岸簽署經濟協議(ECFA)後,加上馬政府上台後,及規劃降低遺贈稅到10%,營所稅從25%降到17%,使得台灣兼具低稅,好人才,高技術,產業鏈完整等各種條件,藉由吸引外資與陸資來台,除可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充裕產業資金、活絡金融市場外,政府還可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壯大台灣,連結亞太、布局全球,可說是一舉數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