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民主化及其限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11:25:48  


 
很多價值非要用民主來實現

  中國傳統的制度安排,實際上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些價值,尤其是分權。也就是說,從歷史上看,人們所追求的很多價值,通過非民主的制度安排也是可以實現的。當然,不能把“非民主政體”解讀成為“專制政體”。把人類政治史簡單地歸納為“民主”和“專制”不符合歷史事實。很多制度安排是技術性和中性的,並不能用“民主”和“專制”這樣具有高度意識形態和道德的概念來解釋。無論是民主政體還是非民主政體,都需要這些中性的制度安排,沒有這些制度安排,就成為不了(近)現代國家。

  再者,西方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也並非用民主政治就能解釋的。例如,很多西方學者發現,西方民族主權國家的形成和戰爭分不開,西方的工業、產業和商業組織文明是工業化的產物。即使在政治社會制度方面,近代國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已經在民主化之前建立起來了。儘管人們不能低估民主化對這些制度的影響(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但很多制度的產生,和民主化並沒有什麼有機的關聯。

  這裡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民主的邊界問題。英國自由主義大家洛克著《政府論》,其主題是有限政府。就是說,政府必須有個邊界。有限政府一直是西方民主最具有本質性的特征。在很長歷史時間里,西方民主只限於有限的政治領域。從這個角度出發,熊彼特給出了西方政治民主最經典的定義,即民主只是政治精英之間的競爭。西方之所以能夠發展出有效的民主,和民主的有限邊界有關。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西方民主的範圍很有限,即精英民主。在政治領域,只有政治人物才是選舉出來,而龐大的官僚體系也即文官不屬於民主範疇。非政治化的、中立的官僚體制,是西方政治體系正常運作的制度保證。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大眾民主的歷史還非常短。直到最近幾十年,西方才開始談論經濟民主、社會參與、工廠民主和社會協商等等。不過,應當注意的是,這些諸多領域的民主和國家層面的政治民主處於不同的領域,不能把它們和政治民主混為一談。

  反觀一些發展中國家,儘管也實行西方式民主,但民主的品質極其低劣,民主往往是和無秩序與暴力聯繫在一起。除了民主缺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支持外,泛民主也是其中重要的根源。民主本來只是政治領域的秩序,但這些國家把民主的原則擴散和應用到社會、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各個領域。這一方面很容易導致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另一方面也使得民主的品質成為問題。

  中國如果要實現相對高品質的民主,首先就必須給民主劃定一個邊界。很多現象表明,中國也開始出現泛民主化現象。很多人提倡學習西方民主可以理解,但他們對西方民主的本質並不十分了解。“民主”的詞匯充斥著媒體、社會話語和官方文件。因為被賦予至高無上的道德含義,民主簡直成了所有事物的形容詞。泛民主化已經導致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化的民主,甚至是假民主。儘管中國還沒有實現具有實質性意義的民主,但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一些官員的政績工程,用“民主”來欺騙人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