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五岳散人:北大算是個冬蟲夏草

http://www.CRNTT.com   2011-03-27 10:30:39  


 
批評學校就是“思想偏激”?
 
  來源:紅網 作者:馮永略 2011年03月27日

  今年5月以後,北京大學將在全校推廣實施對“重點學生”進行學業會商的制度,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將被納入會商範圍。其中對於“思想偏激”學生進行會商,引起了不少北大學生的爭議。(3月25日《西安日報》)
  
  到底北大是如何認定“思想偏激”的呢?北大學工部副部長査晶給出了一個例子:“一些學生經常誇大學校工作的一些細微漏洞,比如動不動因為食堂飯菜漲兩毛錢就批評學校。”這也算思想偏激?我想對一些細微漏洞誇大批評的人,無非是想更快地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很多時候是不把小問題看成是問題的。這怎麼在一些人看來,就是“思想偏激”呢?我倒是覺得因為學生批評了學校,就簡單定義人家是“思想偏激”的人思想是很偏激的。
  
  我覺得,高校本來應該去提倡批評精神,因為絕大多的批評聲音都是使人進步的,而很多事物也都是在批評中得到改進。學校應該去教會學生理清事物再去批評,怎樣批評才得理,絕不能因為事小,就叫人家放棄批評。而現在北大倒好,不去提倡批評精神,卻對批評學校的人認定是“思想偏激”,然後對其進行會商,這真是北大的恥辱。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時,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進行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北大也從此日新月異。而“兼容並包、思想自由”也因此成為了北大的名片。而現在北大卻將批評學校的人定義為“思想偏激”,就要去矯正他們的思想,這讓人情何以堪?如此的北大,還是我們印象中的北大嗎?
  
  簡簡單單的將批評學校的人定義為“思想偏激”,無疑是很錯誤的,就像接愛採訪的那位同學說的那樣:“錯誤的會商很容易埋沒這些學生的個性。”而埋沒學生個性的學校,那和豬欄又有何區別呢?那些因被錯誤會商而失去個性的學生,我想他出校門的那天,也是被社會主宰的開始。如果結局是這樣的,還真是這個國家的不幸,也是這個社會的不幸。學校不是豬欄,理應接受各種批評,教育部門應該去管一管這種向教育裡放“瘦肉精”的人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