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啟動中國養老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緩

http://www.CRNTT.com   2011-03-29 10:50:58  


 
  同樣的養老赤字也在逼近中國,去年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1491億元,比上年增長18.0%,全年基金總支出8894億元,比上年增長20.4%。收大於支,但是支的增長速度大於收。2001年以來,在覆蓋的城鎮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中,參保人數平均增速為4.04%,已經低於離退休職工人數的平均增速6.64%,而養老金的籌集主要依賴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顯然,養老金收小於支會持續下去,這意味著全國養老保險收支出現赤字並非遙遠的事。

  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制度

  那麼中國應該選取什麼樣的養老保障制度模式呢?文章認為,中國的養老體制安排需要與“未富先老”的國情相一致。在較低收入水平下解決中國養老問題,既要考慮人口老齡化對現行養老保障體系的挑戰,又要考慮量力而行,防止對長期增長帶來沖擊。因此,我們需要從可持續性角度對中國養老保障體制改革進行評估,並結合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經濟增長前景,兼顧效率和公平,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保障體制改革方案。

  從社會發展規律看,養老保障模式的選擇受制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養老保障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就養老保障模式而言分為家庭保障模式、國家福利保障模式和多元支撐的社會化共建保障模式三種。

  在中國人口結構發生快速變遷、傳統家庭養老保障功能萎縮、政府財政支付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推進社會化養老、共建保障模式應該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首選模式。而這種多元支撐的社會化養老保障模式就需要養老公共服務體系、社會化養老機構、社會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等一系列制度設計的全面跟進:

  第一層次:加大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執行力度。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統籌模式,即企業和個人為主,政府提供補貼,實行現收現付籌資方式,是一種強制儲蓄型的養老保障模式。

  第二層次:積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採用自願性,由政府提供政策,個人具有經濟能力和偏好選擇,實行積累制籌資方式,是商業資助型保障模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