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虎媽之外,還有虎妻

http://www.CRNTT.com   2011-04-02 12:02:06  


 
  以往,中國人不拿家庭當回事,因為革命導師就是這個樣子。恩格斯在馬克思手稿基礎上整理寫作的《家庭、國家、私有制的消亡》一書,長期影響了中國人的家庭觀。前三十年,指導實踐的是書中這句話:“家庭、婚姻、國家、私有制等不過人類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狀態,……家庭、婚姻……必然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終將趨於消亡。” 

  家庭只是臨時組建的戰鬥小分隊,人們羞於談論作為私有制殘餘的家庭。即使偶爾提及婚姻,也是以馬克思、燕妮的革命情誼為榜樣。因此當許多人第一次讀到《馬克思傳》里如實披露的馬克思同保姆德穆特生了兩個兒子,把燕妮氣得早產了一個死嬰的段落,滿臉愕然。

  1858年2月,馬克思在信中對恩格斯抱怨:“幸好外部世界現在發生了許多令人高興的事。至於個人的生活,依我看,我是在過著所能想像到的最不幸的生活。這沒什麼!對有志於社會事業的人來說,最愚蠢的事一般莫過於結婚……”後悔結婚的馬克思,當時年屆四十。燕妮恰好也比他大四歲。 

  近三十年來,指導實踐的則是書中的以下要點:一夫一妻制與愛情無關,僅僅是經濟利益的考量;外遇或者嫖妓,是對一夫一妻制的必要補充。據說,作為被害人的王曉曄是出了一些狀況,而他的妻子顯然不認同上述觀點。更要命的是,她排遣鬱悶的方式是讓錯誤消失——— 只要那個“污點男人”存在著,就會提醒她:我曾經無可挽回地失敗過。誰錯在先已經不重要了。 

  近年來,家庭教育的真空逐漸被意識到。儘管剛開始許多人都是擼起袖子硬上,很多情感顧問和婚姻專家自己常年被同類問題困擾,給出的建議還不如居委會大媽的主意實用。但畢竟美國愛家協會和家庭更新協會等多年致力於建設婚姻的專業機構已經把“恩愛婚姻營”、“親密之旅”之類的培訓和醫治活動引入中國,中國社工協會婚姻家庭部也開始舉辦“國際婚姻家庭論壇”。 

  和諧社會建基於穩固的家庭,如果能認清這一點,也不枉談論了這麼多年的“和諧”。否則,虎媽之外,還有虎妻、虎夫,家庭就成了最貼身的肉搏戰場。(作者:劉陽 媒體人 2011年04月01日08:27南方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