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利比亞局勢令人眼花繚亂

http://www.CRNTT.com   2011-04-02 10:20:52  


資料圖: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的多處目標3月21日晚遭到西方國家戰機的空中打擊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日前撰文“利比亞局勢令人眼花繚亂”,文章指出美國在利比亞問題上立場轉向的五個因素,認為美國向宗教意識強烈或反美情緒彌漫的國家輸出民主觀念,未必有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詳論如下: 

  迄今利比亞蒙受美、法等國空中打擊已逾一周。在該國境內,只要聯軍認為存在需要予以摧毀的目標,精確制導的導彈、炸彈即自天際呼嘯而至,死傷狼藉。 

  北約業已從美國手中接收對利比亞實施禁飛的指揮權。至於空襲仍繼續由美軍負責,美軍可能還會執行若干打擊機動防空系統、彈藥庫和機場等行動。當前在北約成員國中,只有美國擁有實施大規模空中打擊的經驗,看來美國未必能從對利比亞軍事行動中抽身而出。 

  在這場戰爭中,卡達菲政權在危如累卵,瀕於崩潰之際,卻又呈現峰回路轉的態勢。27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指出,美國反對在利比亞出現“政權更迭”。值得玩味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希拉里屢次提到,解決利比亞問題的症結在於三條,即政府軍實行停火並從據守的城市撤退以及卡達菲本人下台。卡達菲下台,自然意味著政權更迭,這已經成為美國三令五申的主張。 

  蓋茨的最新表態卻顯示,華府信誓旦旦的主張又發生了變化。假若由奧巴馬或希拉里作此聲明,可能被譏為自食其言,而蓋茨對美國貿貿然陷入在中東地區另一場戰爭的決定,向來表示反對。於是這次由蓋茨出面表態,以昭鄭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