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沾血的選票拖垮科特迪瓦

http://www.CRNTT.com   2011-04-03 10:36:47  


左:巴博 右:瓦塔拉
 
比“故事會”還好看——科特迪瓦政局 
 
  第一任總統:死了才下台

  科特迪瓦的開國總統是博瓦尼,平穩連任7屆,做完33年總統後壽終正寢。

  在他任期內,主要的工作就是“保八”:大量吸引外來移民定居打工,並且依靠出口豐富的可可資源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在上世紀6、70年代實現了年均8%的經濟增長,一度被稱為“西非的橱窗”和“非洲小巴黎”。

  但好景不長,到了上世紀80年代,這個長期依靠出口為生的農業國同時遭遇了大旱和國際金融危機,從此一年不如一年。

  1990年,數百名公務員罷工,學生也遊行抗議政府貪污,這使得政府開始轉向同意多黨制度。與此同時,博瓦尼在1993年逝世。
 
  第二任總統:外地來科人員並非公民

  博瓦尼去世後,時任議長的貝迪埃繼任總統。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時,貝迪埃採用了“快刀斬亂麻”的手段,將經濟問題歸咎於外來務工人員,同時把“民粹主義”請上了神台。

  通過修憲,貝迪埃建構了所謂“純種科特迪瓦人”的概念,規定不是出生在本國或父母任何一方沒有科特迪瓦國籍,都不是國家“公民”。

  1995年,科特迪瓦舉行了一次非民主的總統大選,貝迪埃為了防止“出問題”,指責競選對手瓦塔拉“身份不夠純正”,剝奪了其參選權利。同時幹脆把另一位對手巴博逮捕起來。這樣,貝迪埃就以96%的得票率連任了總統。

  通過選票搞不下去的總統,最終往往是被槍杆子搞下去的。沒錯,在1999年時,軍隊將領蓋依在巴博的支持下,發動兵變,把貝迪埃趕下了台。
 
  第三任總統:雙總統?習慣了

  蓋伊和巴博只是“利益之交”,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十分同步,比如繼續沿用貝迪埃的“民粹主義”,在2000年大選時繼續剝奪瓦塔拉的選舉權。

  但翻起臉來,巴博比誰都快。2000年大選後(其實就是他和蓋伊的內部決鬥),發生的事情和今天一模一樣:蓋伊宣布獲勝,而巴博指責蓋伊作弊,最終在街頭運動的助威下,蓋伊下台,巴博成了新總統。

  巴博的高壓政策引來國內巨大的抗議聲,2002年,科特迪瓦內戰爆發。
 
  第四任“總統”:20年媳婦熬成婆

  早在1993年博瓦尼去世前,瓦塔拉就已經事實上擔負起了國家元首的工作,而在博瓦尼去世後,他在接班工作上與貝迪埃發生了矛盾。最終,“鬥爭不力”的瓦塔拉敗下陣來。

  1995年大選和2000年大選,瓦塔拉都因為“身份不純正”而失去了競選的機會。

  除了貝迪埃外,瓦塔拉和巴博其實也是“老冤家”了:1992年,巴博因為號召並參加抗議遊行活動,而被當局依照新出台的規定,判處兩年監禁。而這項新規定的始作俑者正是時任總理的瓦塔拉。

  而在2010年,瓦塔拉、巴博、貝迪埃都參加了總統選舉,被“新仇舊恨”纏繞成一團麻的這三個候選人,不出點什麼問題才奇怪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