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沾血的選票拖垮科特迪瓦

http://www.CRNTT.com   2011-04-03 10:36:47  


效忠前總統巴博的軍事人員在街頭巡邏
大選給人以希望 “大選”總讓人受傷
 
大選後,國家為何被拖進深淵 
 
  選舉是禍源嗎?

  大選後為何會流血?無非是有人不認賬麼——

  一種是“結果本來應該是A啊,怎麼選了個B出來?”,比如緬甸軍政府曾經在1990年玩砸的大選,本以為穩操勝券,結果誰知半路殺出個昂山素季。

  另一種是“結果被提前預定,超出了群眾的心理預期”,比如泰國憲法法院曾經把所有和他信有關的黨解散,也不正經搞選舉了,直接宣布反對派阿披實上台。結果紅衫軍大怒,上街潑血去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總結起來就是“不認賬”,而且這類國家的共性是——在選舉結果對我有利的時候,就說民主投票真不錯;但假如結果對自己不利,就立刻把投票箱踢翻在一邊,手拿槍杆鬧革命。

  “結果被提前預定”的選舉,不是選舉,叫演戲;“對選舉結果不服,想用槍杆子修正”絕非民主社會,更接近原始部落。所以,選舉絕非流血禍源,真正導致國家流血的,還是不遵守遊戲規則、不尊重投票結果、肆意使用威權政治的人們。
 
  非洲人不能搞選舉?

  很多人以非洲“種族認知深、民族情況複雜”為理由,試圖證明民主制度在非洲“水土不服”。

  的確,雖然54個非洲國家已有50個實行了多黨制,但是這種體制並未擺脫以族群為基礎、以威權為軸心的非洲式政治運作方式。“部族政治”、“逢選易亂”和“無限任期”問題成為矛盾的三大表現。

  但這並不意味著非洲人不能搞選舉,比如非洲國家聯盟對於“非憲法方式變更政權的國家”改為採取零容忍政策,就代表著非洲人正在探索著解決矛盾。

  更需要注意的是,多民族、多種族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更需要民主制度。因為政黨可以超越民族和種族的鴻溝,起到穩定國家的作用,印度70多年來的經歷已經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但早該大選的科特迪瓦卻沒等來更成熟的民主制度,反而在民粹路線上越走越遠。
 
  “世界不能期望巴博出於民主的利益來行動,或者制定出有利於人民的決定。必須有人來幫他作出這個決定。”——肯尼亞總理奧丁加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04-0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