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打“肥貓”殃及“好貓”

http://www.CRNTT.com   2011-04-19 12:07:56  


台灣科技業者稱,島內不少人才,都因大陸“十二五”發展被高薪挖角。圖為島內一家晶圓製造廠。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訊/人才流動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下不可避免的趨勢,不過當一個地區在人才外流之際,卻未能成功引進人才,便會發生“人才赤字危機”。台灣正面臨這個窘境。有調查指出,台灣近年的外移人口中,高技能人口比例高達60%,在被調查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居榜首,但移居台灣的人口中僅2.27%是技術性人員。鑒於島內人才流動不平衡的情況相當嚴重,馬英九已把腦力外移問題上升為“國安問題”。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對打工一族來說,哪兒薪水高,就往哪兒走。因此,島內薪資水平落後是造成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根據台灣財政部門最新調查顯示,過去10年以來的平均加薪幅度僅有0.6%,以月薪新台幣22000元(約合5500港元)的月薪中位數計算,10年以來僅加薪132元(約合33港元)。如果扣除通貨膨脹因素,薪資實際增幅只有0.1%。台灣薪資原地踏步的背後是島內經濟持續低迷。1970年代台灣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為8%,薪資實際增幅是7.4%;而到了2001年至2008年,經濟增長率平均約為3%,薪資增幅亦跌至0.1%。此外,產業結構失衡,過度依賴以半導體、面板為主“兩兆產業”,加之當時的民進黨當局阻撓兩岸經貿交流,令台灣經濟失去增長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