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台軍售與否 美國利益至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4-21 10:40:33  


對台軍售並非為了“保衛台灣”,而是美國利益至上。
  中評社台北4月21日訊/“不過半個月的光景,有關對台軍售,華府出現了兩種完全相反的聲音。一種主張‘重新思考’,其實就是停售;另一種主張持續,而且愈多愈好。兩種主張,目的完全相反,但動機完全相同:都是徹頭徹尾的美國利益至上。”《中國時報》今天登出劉屏的文章“軍不軍售看美國利益”,文章內容如下:

  前一種聲音見諸“密勒公共事務中心圓桌會議”發表的研究報告。這個“圓桌會議”也許不太有名,可是成員個個大有來頭,以領銜人普理赫(JosephPrueher)為例,軍職做到太平洋美軍總司令,文職做到美國駐北京大使;尤其他擔任總司令時,正好趕上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擔任大使時,正好碰上美、中在南海上空的撞機事件。論實務經驗,幾無人出其右。

  普理赫(以及另一位前太平洋美軍司令基廷)等人認為,美國與中共的關係經緯萬端,可是一扯上對台軍售,往往就可能陷入死胡同,不免因小失大,所以不妨“重新思考”對台軍售。

  相反的聲音見諸本周上市的《國防新聞》周刊,其論述基礎是:對台軍售在經濟上對美國有莫大好處,因為根據“國會”研究處”(CRS)最新的研究報告,過去四年,台灣向美國購買軍備共支付美金一百六十五億元。報告名稱是《一九九○年以來,美國對台的主要軍售》。二○○七年,卅七億美元;二○○八年及二○一○年,各六十四億美元。所以報導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台灣這個軍火市場,有利可圖,對美國持續不振的經濟是有助益的”。

  白花花的銀子進入美國荷包,這只是直接利益;至於間接利益,首先是降低了單位成本;當美國國防預算不得不削減時,這種降低格外具有重大意義。其次,廠商節省下來的成本,可以投入新武器研發。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