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約在利比亞面臨兩難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1-04-22 10:31:01  


 
  奧巴馬4月15日指出,“地面軍事行動已經陷入僵局”,無論由美國還是他國戰機執行空襲,效果均有限。法國國防部長隆蓋4月17日承認,聯軍空襲在利比亞城市巷戰中並不能發揮很大作用,聯軍在利比亞可能陷入一場“持久戰”。隆蓋指出,聯軍戰機每日出動150架次,實施軍事打擊,其中法國戰機近25%。他說,缺乏地面情報,“成了聯軍實施空中打擊的軟肋”。

  一旦利比亞戰局膠著化,自然難免持久化。這就在決策心理層面上,完全超出了西方國家早先“淌渾水”的心理預期。這就意味著,不但利比亞戰局陷入僵局,西方國家在對待該國政策上,今後何去何從,舉棋不定,實際上也陷入了僵局。

 另外,西方國家在處理利比亞戰亂的相關決策問題上,在所要實現的宗旨以及實現該宗旨所能採取的手段上,至少在時間段上,也處於互相矛盾的狀態中。筆者深思以後,可以指出,正是這種矛盾的狀態,才導致利比亞戰局以及西方國家的相關決策同時陷入了僵局。

缺乏讓卡達菲下台的手段

  美國早就認定,要解決利比亞問題,卡達菲必須下台。14日,美、法、英三國領導人發表聯名文章稱:“讓那個試圖屠殺自己人民的人繼續留在未來的政府中,這是難以想象的”。同日,北約成員國外交部長在柏林會商如何解決利比亞問題時,達成的共識也是卡達菲必須下台。然而,眼前西方國家卻不擁有驅趕卡達菲下台的手段。

  下述四個因素決定了卡達菲很可能負隅頑抗,其政權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期:

  其一,卡達菲開倉發槍以後,仍然支持他的主要部落已經全民皆兵,要把他們從城市巷戰中消滅,曠日持久,難上加難;

  其二,反政府武裝縱使獲得聯軍空中支援,也缺乏戰鬥力;

  其三,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台以後,檢方正在調查其本人及兩個兒子貪污和濫用權力等罪行,或將被判死刑。卡達菲及其家人懍於前車之鑒,不肯輕易放權;

  其四,西方國家在加強軍事打擊的問題上,不但受到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約束,而且在北約內部仍然面對歧路,莫衷一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