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劍燮自戀澳門模式卻是藍綠都不討好

http://www.CRNTT.com   2011-05-06 08:21:46  


 
  吳劍燮的這番話,當即遭到馬政府人員的強烈駁斥,“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指出:現行兩岸進入制度化協商,屬於“通案”平台,可適用在各種模式,而且都由官員上談判桌協商或業務溝通,是“機制對機制”;但“澳門模式”卻只能由民間團體出面,而且是“一個議題、一個單位”地協商,僅於個案方式,既沒有業務主管官員參與,更重要的是沒有“立法院”監督,過程反而不透明;而現今的制度化協商,除可適用各種模式,更重要的是都要送“立法院”接受監督,是平穩、踏實、透明的作法,回到“澳門模式”協商,實在是“倒退走”。

  另有媒體引述“馬政府主管兩岸事務的高層官員”表示,兩岸二零零五年在澳門舉行的春節包機協商,是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有那樣的需要,因此才做出這個變通性的考慮;而民進黨如果執政,兩岸並沒有那樣急迫的事需要立即解決。“九二共識”是當前兩岸關係全面開展的基礎,而“澳門模式”只是一個權宜之計,基礎和權宜之計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如果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連“ECFA”能否繼續實施,恐怕都會有問題,因為民進黨雖然聲稱不會更動兩岸已經簽署的協議,但兩岸簽署的協議,里頭都包含“九二共識”的問題,大陸方面是否願意繼續執行協議?就連被視為“煞車皮”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也在其臉書中表示並不贊同,因為這是兩岸關係的大退步,“澳門模式”無從也無法取代“九二共識”。在野人士不應該支持這種倒退、倒退嚕的作法,而應支持現任政府推動的“開大門、走大路”,“既推動又把關”的大陸政策。 

  馬政府有這樣的反應,不足為奇。其一、是要維護“九二共識”;其二、是要捍衛國民黨馬政府所掌握的兩岸協商“獨家專利權”,並要就此大作“蔡英文上台兩岸關係大門必然關閉”的文章;其三、是要向美國揭穿蔡英文“延續前朝政策”的假像。

  但奇怪的是,連民進黨也不認同吳釗燮的這番話。其中民進黨發言人林佑昌代表民進黨發表“新聞稿”指出,民進黨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吳釗燮這次以“新台灣國策智庫”身分訪美,不代表民進黨、民進黨智庫及“總統”候選人;吳釗燮因公忙,近日未參與民進黨智庫“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中國政策的討論,其所表達觀點為其個人意見,民進黨事前並不瞭解。而多名民進黨“立委”則認為,兩岸兩會是正式管道,蔡英文若當選“總統”不可能關閉,除非兩岸有共識或是有新的模式可以成為兩岸交流的管道,否則兩會不可能不見,兩會功能可能轉型,但不能不見。而且,“澳門模式”根本是“密室政治”,民進黨執政不可能讓兩岸交流再退回去密室政治,兩岸交流一定要受到監督。

  從中可以看到,民進黨人的反應,是出於各自利益語境的不同理解。站在民進黨中央的立場,是擔心吳劍燮之言“幫倒忙”,誤了蔡英文的大事,因而急忙消毒,既“消”吳劍燮是代表蔡英文之“毒”,又“消”蔡英文倘當選上台後將關閉兩岸協商大門之“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