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劍燮自戀澳門模式卻是藍綠都不討好

http://www.CRNTT.com   2011-05-06 08:21:46  


 
  想不到一個“澳門模式”,卻會引起如此大的反應。而曾何時,“澳門模式”曾是陳水扁的一大“政績”,也是時任“陸委會”主委的吳釗燮的一大“創舉”。可能正因為如此,吳釗燮才會至今念念不忘,還在將其掛在咀邊。但在另一角度看,卻大有要將其前任蔡英文“比下去”之意。這可能也是受蔡英文“不感冒”的其中一個原因。

  所謂“澳門模式”,是指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兩岸協商的另類模式。由於中國大陸堅持兩會復談應先處理一中原則問題,在民進黨不願處理一中原則,兩岸事務又必需推進的現實情況下,中國大陸在當時發展出一套“行業對行業”、“團體對團體”在澳門商談的新模式。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嶽稱“澳門模式”為“政府授權、民間名義、官員主談、公權力落實”。具體做法是就春節包機、開放第一類大陸觀光客赴台旅行等問題進行業務商談;台灣“交通部”、“陸委會”官員以民航團體、旅行團體顧問的身分參與商談,大陸的官員也曾以民間協會的身分與會。“澳門模式”雖未處理一中原則,也對兩岸交流取得部分成果,但因中國大陸當局與民進黨政府缺乏互信基礎,“澳門模式”也僅能就春節包機、第一類觀光客來台旅行等個別問題取得局部共識,並無法開展兩岸“三通”直航的商談。

  因此,“澳門模式”只是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致使兩會協商的大門仍然未能開啟,但兩岸民間交流的大潮卻在猛烈衝擊,而不能不採取的權宜之計。但如果當時扁政府明確宣佈“澳門模式”就是“一邊一國模式”,相信就無法啟動。 

  而在馬英九就職後,因為承認“九二共識”,致使被擱置了十多年的兩岸協商得以重開,並在兩年多來共簽署了包括“ECFA”在內的十五項協議,及達成了一項共識,兩岸實現了直接通航,開放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民進黨即使是能再次上台,要想回到過去那種關閉情況,已不可能,因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已經享受到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好處的台灣民眾,必會強烈反對,掀起新的“紅衫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