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探訪神秘特供食品基地

http://www.CRNTT.com   2011-05-10 12:27:30  


 
  從“海關大棚”大門口進入,繞過花壇,可以看到一座外觀酷似別墅的接待大廳。透過落地玻璃大窗,近處是一口魚塘,遠處綠色滿目,果園裡桃樹、梨樹已經掛果。

  基地裡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每座大棚入口處其實就是一間工人房,裡面有簡易床鋪和凳子。墻上掛著一張“蔬菜生產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的告示板,技術提供方是順義區種植業服務中心標准化辦公室。

  東西兩組大棚之間各有一條南北向的排水溝,中間是一條能通行中型貨車的水泥路,供平時運輸蔬菜之用。除個別工人來自東北外,其他都是當地村民。通常,一個工人負責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鎖。

  業界曾一直流傳菜農從來不吃自己種的大棚菜,原因是這些菜是農藥灌出來的,化肥催出來的。而在“海關大棚”,工人們拍著胸脯保證肯定沒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種的,絕對放心!”

  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海關大棚”的采摘工人隨手從瓜藤上摘下一條還掛著花蒂的黃瓜,不用水洗,甚至連毛刺也不用處理,就直接咬了起來。

  為了杜絕化學污染,種植所需肥料幾乎一色雞豬牛羊糞有機肥,即使打農藥也是生物農藥,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過安全期的,哪怕爛在地裡也不會采摘”。“種的都是綠色、無公害的大路菜。”該基地一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所謂大路菜是指黃瓜、茄子、西紅柿、笋瓜、豆角、圓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們種什麼,他們(北京海關)就要什麼。”

  特供,不僅在北京

  事實上,“海關大棚”只是特供食品一例,特供食品不僅存在於北京,也不僅涉及果蔬。

  特供食品存在的一種方式是地方一些部門擁有專門的基地,這些基地收獲的所有瓜菜一律進機關食堂。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兩年前,他在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機關食堂吃飯時,同行的人就透露該院在距離西安三十公裡外的戶縣擁有自己專屬的機關農場,專人管理,保證所有蔬菜瓜果絕對無毒無害。

  相比陝西等地僅種瓜菜之外,廣東省某廳下屬一培訓考試基地的做法更加高超。據知情人士透露,十幾年前開始,基地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專門種菜、養豬、養魚、養雞鴨。、

  如果沒有條件自辟菜地,建立特供基地,要職部門也會盡可能選擇可靠的食材提供商。南方周末記者致電分布於全國的103家曾入選北京奧運綠色產品提供商後發現,除當年特供奧運之外,部分企業與政府部門至今關系密切。

  曾是北京亞運會、奧運會及兩會禽蛋提供商的北京留民營新世紀養殖場的孫先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北京市委派的專家到場裡對水源、飼料和空氣檢測達標後,他們的產品就開始與北京市政府部門等直接對接,特供中央首長,至今已有十年,飼料及飼養條件都不同一般。而另一家食用菌企業北京綠興特合作社曾在2008年與市政府機關下屬一事業單位有過兩三個月的專供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