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如何面對超級金融圈競爭擠壓

http://www.CRNTT.com   2011-05-26 08:33:29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訊/2011陸家嘴論壇雖然落幕了,但留給上海的思考空間似乎更大。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經濟學博士章玉貴文章稱,國際板、人民幣國際化、上海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無疑是本次論壇的關鍵熱詞。

  最近幾年來,一直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視為鍛造城市核心競爭優勢的上海,亦在會上表示將在四方面加快推進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上海能夠充分把握這段極為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消除制約金融中心建設的要素瓶頸,順應市場要求,調動各有關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則未來十年,隨著人民幣的漸次國際化,國內金融業的發展壯大以及監管水準的不斷提高,上海不僅有可能奠定在全國經濟與金融版圖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有希望到2020年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果真如此,則備受期待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紐倫滬”格局或將因此形成,上海也將再度成為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分工的“首席選手”。

  文章指出,雖然上海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已經付出了20年的艱苦努力,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要素發育也已不斷完善,例如,上海已成為中國內地金融機構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國內最齊全的金融交易場所,形成了涵蓋貨幣、證券、黃金、期貨、外匯、保險市場的層次清楚、分工明確的市場體系,金融監管和風險防範能力也在不斷加強,相關運營環境正在不斷改善。但情形並不像某些媒體描述的那樣樂觀。事實上,在衡量國際金融中心的幾個關鍵性指標,例如貨幣自由兌換、金融市場發育、技術流和信息流的優化配置以及有效的政府監管等方面,上海有的是身不由己,有的與紐約、倫敦相比尚存在巨大差距。而且從國際金融中心發展與競爭態勢來看,上海更應清醒看到:其在全球金融坐標系中儘管擁有一定的後發優勢,但未來一段時期,紐約、倫敦等頂尖金融城市對上海的競爭擠壓以及新加坡、香港與孟買等同級別城市的競爭與挑戰可能日趨激烈。而且,日本也一向不願一衣帶水的中國擁有挑戰它的金融勢力。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