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故宮醜聞與中國的官辦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5-26 12:29:21  


 
  或許故宮覺得輿論這樣不依不饒的批評和圍觀自己有些不厚道,但誰叫你是“故宮”呢?一個最需要敬畏文化和道德的地方,表現出沒有絲毫的文化和道德,人們當然很擔心:將無數奇珍異寶委托給這樣的“故宮”照看,會產生什麼後果?

  在筆者看來,故宮的這連串醜聞,並不奇怪,它實是中國人都司空見慣的、習以為常的、散發著陳腐氣息的官僚主義和官辦文化的必然產物。故宮在褪去神秘的外衣後,露出的真實裡子就是這樣。

  中國是一個官僚主導的國家,儘管人們或許會理智地認知到,普天之下,沒有官僚體制觸及不到的地方;但總會幻想著應該出一兩個意外,而像故宮這樣鑽在故紙堆,在歷史、藝術和考據中“生活”的文化機構,應該是個例外,至少官僚的色彩比其他文化和教育機構要淡化。然而,與人們的想象恰恰相反,它的官僚色彩一點不比別人少。例如,故宮在回應外界對其錯字的微博中稱,錦旗乃保衛部門負責,製作後未交院裡檢查,發現錯字後未向領導請示。從這則微博中出現的“未交院裡檢查”、“未向領導請示”等用詞來看,故宮的官僚等級何其森嚴。

  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曾對官僚主義做了經典的表述,稱其為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好擺門面,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陳規,機構臃腫,人浮於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官氣十足,打擊報復,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故宮對外界批評的回應活脫脫就是這樣一個翻版。從開始的死不認錯,公然否認,到將責任推給下屬單位,乃至於現在幹脆就不回應,一副“任憑風浪起,能奈我何”的神態躍然出來,權力的傲慢由此可見一斑。

官辦文化與“文化GDP”

  中國學界對官僚體制在經濟方面的危害、對官辦經濟的表現探討得比較多,對官僚體制在文化方面的危害、對官辦文化的表現則研究得比較少。實際上,官辦文化對文化發展的戕害比官辦經濟嚴重得多。文化是最需要創造力的,但官辦文化像官辦經濟一樣,通過行政保護,壟斷市場,壓制民辦文化企業,同時在官辦文化單位內部實行專制管理,最後導致人浮於事,效率低下,腐敗叢生,浪費嚴重。這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文化卻沒有同步發展,呈現出繁而未榮的格局,尤其是文化創造力的缺乏,文化大師的闕如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