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南外交——中國實現和諧外交的高速道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10:39:35  


 
  第一,必須時刻留意南南合作中與發展中國家相互競爭的一面,及時化解由此可能在相關國家和地區內產生“恐華”甚至“仇華”情緒。

  以中國與巴西關係為例,兩國經濟關係具有很強的互補性,2000年-2009年巴西對中國出口增加了18倍達到500億美元,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目前該國出口中有12.5%輸往中國。2010年,中國對巴西的直接投資額為170億美元,占巴西總共接受直接投資485億美元的三分之一強,其中最大的單筆投資為中石油(Sinopec)以71億美元收購了Repsol Brazil40%股份。中巴雙邊經濟關係以巴西向中國出口原產品(主要是鐵礦石,大豆和石油),中國向巴西輸出制成品為主要特征,一度被譽為“完美組合”(perfect match)。但是近兩年來,情況發生很大轉變,正如聖保羅工業聯盟在近期發表的聲明中指出那樣,“與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但是從工業的角度來看則是非常負面”。2010年,巴西對中國貿易出超52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原料的出口),但從制成品方面看,巴西則入超235億美元,而7年前這一數字僅為6億美元。該聲明指出去年巴西因此有7萬人失業,損失達100億美元。目前在巴西進行的144宗反傾銷調查中有50件針對中國。巴西還認為由於中國進口大量巴西的原產品導致該國貨幣在過去兩年內匯率提高了40%,而中國的升幅則只有20%,構成了不公平競爭。這也就是為什麼去年首爾20國峰會前,巴西財長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的背景,這是發展中國家政府首次提出這樣的要求,可以想象匯率問題今後將不再會單純是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話題。

  第二,及時地,有效地說明中國在南南合作外交中的現狀,矯正對於中國正在第三世界“擴張”的不正確印象。

  冷戰後中國的南南外交一個重要特點是“只做不說”或者“多做少說”,當然這可以被認為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美德,但問題並不這麼簡單。西方媒體總是帶著警戒,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來看待中國的南南外交,例如渲染報道中國對外投資急速增長,似乎中國將購買世界,還有就是突出報道中國與失敗國家和獨裁政府合作獲取資源等等。對此,中國的反應總體比較被動,政府的發言人往往用“公道自在人心”,“完全不符合事實”等原則性的表態來回應。

  事實上,中國的南南外交現在就需要“邊做邊說”,很多的事情是可以用數字和事實說明的。例如,201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比2009年增加了36%,達到590億美元,縱向比較當然增幅驚人。但是,橫向比較,就會獲得截然不同的觀感。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占世界對外直接投資(FDI)總額的比率只有1.2%,幾乎與丹麥差不多。而且目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尚處於初級階段,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等物資方面,中國對美國投資額累計額僅為23億美元,只占美國吸收投資累計額的0.1%;而巴西有454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中國目前在美國的投資水平大致相當於新西蘭和奧地利。這些簡單的數字就可以說明所謂的中國購買世界根本是無稽之談。

  西方媒體經常批評中國同蘇丹,緬甸,伊朗等被定義為“麻煩國家”(troubled states)的政府合作以“不道德方式”獲取資源。事實上,全球除了這些所謂的“麻煩國家”以外,石油資源都已經被英美和歐洲的那幾家大公司壟斷了,確保國家資源安全開辟可靠資源來源是中國現實利益的需要,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去主張。與此同時,中國應當積極宣傳為這些國家的轉型做出的努力(事實上中國已經在做出了不少努力),這樣會為中國南南外交在道義上獲得更多亮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