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雨吞噬的生命至少該留下姓名

http://www.CRNTT.com   2011-06-29 10:48:29  


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這個“黑洞”吞沒了兩個20多歲年輕人的身體
  中評社北京6月29日訊/“反思,應從記住死者的名字開始。如果可能,我甚至希望,在那個吃人的井蓋處,刻上他們的名字,警示這座城。”《中國青年報》今日登載評論員從玉華的評論文章“大雨吞噬的生命至少該留下姓名”,內容如下: 

  這只是兩個小人物的“非正常死亡。” 

  至少,報紙上關於他們的新聞,占據的版面不算大,輕輕地,就翻過了。

  在兩個青年20多歲的人生路上,北京蘋果園南路一只敞口的窨井,是他們的終點站。6月23日的北京暴雨中,這個“黑洞”吞沒了他們年輕的身體。

  沒有人知道,當他們在雨中推著熄火的公司小轎車,不慎掉進黑漆漆的排水井時,曾有著怎樣的恐懼和絕望。沒有遺言,來不及掙扎,甚至沒人說得清他們留在世上最後的身影,他們就被死神拽走了。磅礴大雨,是唯一的背景音。

  這兩個從河北南皮縣來北京打工兩年的青年,在漆黑的地下8米的淤泥里,最終跟這個城市融合在一起。而他們中的一個,還有兩個月,就要當爸爸了。

  原本向上的好日子終結在這黑暗的洞里。數日來,無數人引用雨果的話:下水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那麼,這兩個青年,無疑用生命為這個城市的良心買了昂貴的單。

  可事後證明,他們的死,於這個城市似乎無足輕重。我們無從得知這兩個青年的姓名、生平、喜好,只能語焉不詳地記錄事情的概要。一家媒體,甚至已為他們留出了逝者的版面,卻沒有內容可填。

  正如我們平日在新聞里見到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他們的死亡,僅僅只是個數字。

  冰冷得正如這場雨。 

  還有澆透人心的另一場雨。官方的解釋是,事發井口附近排水管線的水流量遠超過其承載能力,排水系統無法及時排洩,加之管線內水壓過高,造成井蓋被水流頂起,發生移位。

  簡單地說,這口井平日是“不吃人”的,這一次只是百年一遇大雨里的“特例”。他們的工作是“無瑕疵”的。這是相關部門的邏輯。

  或許,事情原本還能有別的路徑。暴雨之前,氣象部門既已發出預警,市政部門如果能提前完善對城市窨井的管理,比如在一些可能存在危險的窨井旁設置警示標誌,比如派人現場全天候看守等,也許那個墜入窨井的青年,就能在兩個月後親吻初生孩子的小臉。

  終歸,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汹湧的暗道帶走兩個青年20多年人生所有的鮮活和美好。更令我們心痛的是,兩個青年死亡6天了,沒有人出來公開道歉,甚至沒有人表示“遺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