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北京交通 怎一個“堵”字了得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08:21:27  


9月17日晚高峰,北京市區擁堵路段峰值超140條,已經超過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餘條擁堵路段峰值的紀錄。王敬 攝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在北京,趕上交通高峰是一件很令人絕望的事情。”當我9月17日被汹湧的人流“卡”在地鐵國貿站時,心中掠過一絲淡淡的悲哀。

  為什麼會感到悲哀?因為我當天選擇乘坐地鐵的原因完全是由於天空中飄著細雨。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選擇乘坐的士或者自己開車,其速度甚至還比不上步行。但在雨天北京泥濘的道路上行走,那也太考驗人的毅力了。毅力不堅的我只好溜進地鐵站。

   但北京地鐵帶給我的依然是絕望。當我在國貿站由地鐵1號線換乘10號線的時候,在密不透氣的換乘通道裡足足呆了快30分鐘,這段路程,在這一站換乘過地鐵的朋友都很清楚,正常人步行可在5分鐘內走完。但那天夾雜在狀如沙丁魚一般的乘客隊伍之中,我卻給死死“堵”在這段不長的距離裡。那時,我擔心的已經不是什麼約會遲到或者浪費時間之類的問題,而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再在這嚴重缺氧的甬道裡多呆5分鐘,我們這群“沙丁魚”只怕都得歇菜。

  北京地面上堵車,地下堵人的情況,其實很常見,只是17日那天來得過於生猛,以至於我身旁那位第一次享受首都地鐵“便利”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說:我再不坐了、再不坐了。但是,即使是平時那些不太“生猛”的日子裡,每當我坐出租車經過國貿橋,司機師傅都會扭頭看一眼橋下一望無際的堵車長龍,然後用地道的京片子罵一句娘。

  我聽了覺得很過癮,不是鼓勵大家使用不文明用語,而是說面對如此景象,只有臟話或可勉強代表北京居民的心聲:我們的首都如今怎麼就變成了中國最大的一座“堵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