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一批“海歸”正在中國政壇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1-07-06 10:42:11  


  中評社北京7月6日訊/“海龜”已經成為中國政壇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他們對中國國際化造成的影響仍然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就此,《世界博覽》日前專訪了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商會會長王輝耀。

  中國“海龜”從政者,多了還是少了?

  《世界博覽》:海歸從政從中國歷史上看情況如何?

  王輝耀:“海歸派”從政始自清末,輝煌於民國;黯然於“
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商會會長王輝耀
文革”,復興於當代。與歷史上的叱咤風雲相比,當代“海歸”對中國政壇的最大貢獻是專業技能與先進理念。

  綜觀中國近代歷史,“海歸”人士都在中國歷屆政府各個部門和機構中發揮了積極的和突出的作用。在孫中山先生組建的臨時內閣中,歸國留學生在9個部的18名 部長、副部長中占了15個席位。從1912年至1928年,北洋政府先後更換了32屆內閣,歷任國務總理和內閣成員中分別有41.93%和51.37%的 人為留學人員出身;其中20世紀20年代的24任外交部長幾乎全為歐美歸國留學人員。

  中華民國成立後,留學歐美、日本的留學生先後歸國服務於外交界。據1935年版的《中國外交年鑒》記載,在外交部86名重要職員中,留學生出身的就有73 人,約占85%。1948年出版的《中國當代名人傳》中,共收錄198名國民黨黨政軍要人,有留學經歷的就有88位,占44.4%。

  留學生對20世紀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也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留學生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和新 中國的誕生,也同“海歸”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1日召開成立大會,出席代表12人中有8人是歸國留學生,占2/3。中華人民共和國 10位開國元帥中有6位在國外留學或工作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員共63人,在國外留學或工作過的有42人,占 2/3。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即時稱毛劉周朱陳林鄧的7大常委中,除毛澤東外,其餘6人均有在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中,鄧小平曾經先後 多年留學法國、蘇聯,他後來在中國對外開放和改革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中共的第三代領導核心中,江澤民、李鵬、李嵐清等都曾留學前蘇聯,至於中央各部委 及地方各省市負責人中留蘇(東歐)學生(如錢其琛、鄒家驊等)也有相當數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