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紅十字會”還是“紅十字公司”?

http://www.CRNTT.com   2011-07-15 12:03:02  


 
  “溫暖中國”發起人身兼數職的齊中祥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轉捐的超聲刀,出自上海交大新地實業公司。而其最成功的銷售商,是一位名叫齊中祥的商人。齊是中新瑞錦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同時擔任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和“溫暖中國”項目辦公室主任。

  齊中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評估,他所捐贈的超聲刀市場價值合605萬元/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給其確定的價值是每台500萬元,按照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提供的數據估算,其總額高達5億元;而按照齊中祥以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網站上的定點醫院數量估算,其捐贈額也在4.5億元左右。

  那麼,齊中祥的中新瑞錦公司的實力從何而來?

  資料顯示,中新瑞錦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19日,注册資金1118萬元,其中以知識產權出資1093.72萬元,現金出資僅24.28萬元。調查顯示,齊中祥所謂的知識產權,是一項名為“醫用鎮痛貼”的實用新型專利。安徽華安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做出了上千萬元的估值,但專利評估報告上簽名的“專家”卻僅有齊忠祥在合肥瑞錦的同事曹子華。

  7月12日,齊中祥對記者表示,上述資料有誤,專家不只曹子華一人,程序上都是合法的。其擁有的專利目前還沒有開發利用,準備到下一步再使用。

  生於1974年的齊中祥,在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合作前,一直在做醫療器械銷售。2006年,齊中祥的母親被查出食道癌,後來齊家因癌症去世的人增加到3個。齊中祥說,這對他的觸動非常大,他希望尋找到解脫病人痛苦的醫療設備。

  2006年10月20日,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支持下,他發起了“溫暖中國貧困腫瘤病人救治行動”。一種慈善救助模式由此產生,即通過捐贈企業捐贈設備給定點醫院,醫院承諾每年免費救治30~50位貧困患者,而慈善組織可以通過企業或者醫院的捐助獲得支持。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資料顯示,“溫暖中國”設立的定點醫院實際超過了100家,但齊中祥表示只有90多家。《每日經濟新聞》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網站上看到,“溫暖中國”項目的定點醫院一共有87家。

  同一項設備至少有三種報價

  然而,對於號稱價值千萬的超聲刀,有銷售醫療器械的人士質疑稱,該設備最低價大約在每台12萬元左右,“過去他們採用以租代售的方式回收成本,就是收到12萬元就不收了,其成本就是這些錢。”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紅十字基金會、齊中祥和上海交大新地實業公司詢問,其都否定了12萬元/台的底價。齊中祥表示,12萬元肯定買不了一台機器,但拒絕透露具體金額。

  在給記者的書面回覆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認為上述設備報價是980萬元;齊中祥答覆的是該產品估價605萬元,定價是500萬元,目前銷售價最低可做到150萬元。

  “我們公司給出的價格基本上是一台300萬,這300萬包括所有的設備安裝、調試、培訓和維護等相關費用。而第一年免費保修期過去後,維修費用需要另行算。”7月8日,上海交大新地實業公司市場部經理陸春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不同地區和醫院售價有所不同,但大概就是這個水平。我現在給出的最低價是245萬,當然還有談的餘地。有些貴的地方每台我們可以賣到450萬。”

  至於成本是否真如坊間所言的“只需十餘萬”,陸春貴笑而不答,只說:“目前市場上還有些人說這個成本只有30萬呢,但我對這個產品的成本多少不清楚,也不好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