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紅十字會”還是“紅十字公司”?

http://www.CRNTT.com   2011-07-15 12:03:02  


 
評論:“紅十字會”還是“紅十字公司”?

  大洋網-廣州日報 朱少華 2011年07月15日

  四年間,約100台報價近千萬元的“超聲刀”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進入到了全國百家治療癌症的醫院。有業內人士報料稱,上述號稱價值千萬元的“超聲刀”其實際價值僅12萬元。與此同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由受贈醫院以“管理費”的名義收回的近6000萬元去向卻迷霧重重。(7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

  如果事實正如該報報道所述,你不得不佩服,紅十字基金會太有經營頭腦了。這台據業內人士說最低價只有12萬元的“超聲刀”,即使在“捐贈人”齊中祥自己嘴里也就是245萬元,但轉到該會的捐贈賬上就變成了上千萬元。更奇怪的是,捐贈時,受捐醫院還要繳納60萬元的“管理費”。“溫暖中國貧困腫瘤病人救治行動”號稱是捐贈設備給定點醫院,但實質上卻是把捐贈物品罩上馬甲,用收取管理費的方式賣給了受捐醫院。企業名為捐贈實為銷售,該會上下牽線,賺得盆滿鉢滿,真是“雙贏”了。

   個中內情,該會不可能不清楚,況且,在收取的管理費中,按照協議規定,該會還獲得了其中20%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紅十字基金會實際充當了一個銷售中間人的角色。這時候,紅十字基金會與其說是“慈善協會”不如說是一個“中介公司”。面對創出的6000萬元“銷售業績”,有關人員難道都是“助人為樂,義務勞動”?

  紅十字本來是一個非常聖潔美好的字眼,但近年來卻一直“緋聞纏身”,詬議不斷。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從“超聲刀”一事可以看出,隱藏在紅十字會身後的問題不僅很多,而且“水很深”。現在這個蓋子正在被揭開,該是紅十字基金會繼續出來自辯,也該是監管部門出馬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