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強拆”區長自殺 拆遷戶奔走相告放鞭炮

http://www.CRNTT.com   2011-07-16 10:47:42  


 
值得警惕的官場壓力

  儘管在外人面前很光鮮,但張海忠不算是一個絕對的好父親。大概在20年前,張海忠分了一套在邯鄲市民政局附近家屬院里的房子,60多平方米,與兩個兒子一起生活多少有些擁擠,但多年來主抓拆遷工作的他卻從未換過房子。

  “單位離家打個車只要15分鐘,但是他常常幾天不回去。”一位接近過張海忠家庭的知情人士表示。

  而據邯山區政府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區政府很多與拆遷有關的部門工作都很繁重,由於張海忠主抓拆遷,活幹不完區長不走誰也不會走,所以張海忠和許多職員都常常加班到深夜。

  今年是張海忠在邯山區政府工作的第24個年頭。1981年,他從魏縣德政鎮團委書記起步,1987年到邯鄲市邯山區做資料員,歷任資料科長、辦公室副主任、馬頭鎮書記、邯山區副區長、區長等職位。做了9年副區長之後,於2007年8月被提拔為區長。

  執行力是張海忠的長處之一。2007年起,隨著河北省“三年大變樣”的城市拆遷工作開始,張海忠先後主抓了賀莊、五倉區等重點改造項目,並創造了“五倉區拆遷精神”,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嘉獎。

  記者在邯鄲市政府門戶網站上看到一則今年6月29日的官方消息,稱“6月24日以來,邯山區區長張海忠每天下午五點定時調度泰達大廈、賀莊舊改、輕紡城南三角拆遷和五倉區拆遷、土地收儲工作,逐項聽取匯報並作部署。”

  邯鄲市一名政協官員表示:“他這個人社交其實很單純,沒啥不良愛好,不酗酒、不打牌、不泡吧,一心都在工作上了。”

  但這樣一個區長,是因何抑鬱,又為何要自殺?

  熟悉當地官場的知情人士說,警方關於張海忠自殺的結論應該不會有錯,是否有抑鬱症則不好說。

  張海忠出身農村,35歲當上副區長也算年輕有為,5年後升任常委、常務副區長,4年後轉正。除個人能力出眾外,應該說仕途基本順暢,不出意外的話,三五年升任一把手不算太難。

  但在當下的官場生態中,像張這樣的官員實際上壓力很大,尤其是正在“爭取大變樣”的二三線小城市的官員更是如此。在基層,行政一把手權力很大,責權劃分模糊,幾乎主管一切,相應責任也大,經濟、治安、維穩、科教文衛幾乎都要抓。管得越多,一旦出事要負責的也越多。人不是鐵打的,必然精力分散或者長期焦慮。另一方面,上級一般只要結果,不問過程,執行不力被批評甚至訓斥並不鮮見。還有就是這些官員一般應酬多、事情多,很難和普通人一樣煩心時,可以從家人親友那裡得到支持理解,而且有些委屈或鬱悶壓根不能說。

  到底是什麼讓張海忠下那麼大決心自殺不好猜測,但類似問題肯定還在一些官員身上或多或少存在,值得警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