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愈演愈烈的“被高鐵”

http://www.CRNTT.com   2011-07-26 10:01:40  


 
7月16日晚18點30分

北京火車站,T109發車前一小時

  “T109了!”北京站小紅帽對著候車室喊了一嗓子,推車前立即圍滿了人,張林把自己隨身的背包放上去後,已經沒有了多餘的地方。他在北京念大學,放假回家鄉上海。

  鐵道部官方的餘票信息查詢網上,未來10天的硬座、硬臥、軟臥餘票數值全部為零,連高級軟臥也只剩下四五張。張林半個多月前就在學校統一預訂了T109次的硬臥車票,最後只拿到了一張硬座,他特意提前一個小時進站,希望能在補臥登記簿上盡量靠前一點。大多情況下,每趟列車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臨時多出幾張硬臥來。

  張林趕到7號車廂補票台時,那里已經圍滿了和他同樣企圖的人,登記簿原封不動地掛在那里,乘務員不耐煩地朝著人群大喊:“現在已經沒有臥鋪,暫停登記,就算有,也只留給老、弱、病、殘、孕的乘客,其他人不用抱希望了。”

  買票之前,張林考慮過坐高鐵。按照鐵道部的規定,他購買京滬高鐵學生票可以打7.5折,折後最便宜的二等座416塊錢。相比之下,常規列車學生票可以減免硬座的一半價格,這張T109的硬座學生票,只要90塊錢,補到臥鋪也只用237塊錢。“想了想,坐高鐵還不如坐飛機,學生出門沒有太多講究,我也不趕時間,省兩百是兩百。”但讓張林沒想到的是,往年都很靠譜的學校統一購票這回只給他弄到了一張硬座。

  距離開車還有45分鐘,張林花了10分鐘穿過車廂內擁擠的過道,找到自己位於4號車廂的座位。終於坐定,等待他的是13小時48分鐘的旅程。

7月17日淩晨1點

T109次列車3號車廂,定員118人,實際人數約為150人

  開車之後,乘務員再也沒有出現過,擁擠的車廂過道每前進半米都步履維艱。對於倚靠在車廂連接處的王慶林來說,這樣的場面異常熟悉,每年春運,他都會經歷一次。

  王慶林22歲,來自河南農村,沒有固定職業,經常游走在北上廣之間,靠體力活為生,“老鄉遍布全國,哪里有活幹去哪里混口飯吃”,你也可以稱他為農民工。

  作為中國鐵路系統最龐大顧客群體中的一員,他對高鐵的認識,僅限於“價格太高”。即使是硬臥,王慶林也沒有坐過,179塊錢的硬座車票對他來說,已經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實際上,北京和上海之間還有一趟1461點對點普通綠皮列車,硬座價格158塊,但“只便宜了20塊錢,要多熬6個小時,實在讓人受不了”。對王慶林來說,最合適的性價比是:花179塊錢,坐13個小時到上海。

  5個小時,王慶林兜裡的白沙牌香煙已經抽完大半,他習慣在火車上睜眼熬到天亮,離他5米遠的地方,劉全終於找到了舒適的睡姿。

  上車之後,劉全就一直在找睡覺的地兒。他做物流行業,一年要在京滬綫上往返七八趟。劉全不是個講究人,他頭朝外,鋪了幾張報紙橫躺在座位下面,任由路人跨過頭頂。“上個月還沒有這麼多人,早點過來有時還能補到臥鋪,就是把人往高鐵上逼。”劉全最後還是罵了起來,罵完又補了一句:“下次還是趕高鐵得了,這罪太難受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