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現階段中國改革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1-08-12 10:48:42  


邱震海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訊/“現階段中國的最大問題(也是三十二年改革開放的最大失誤),依然是政府職能轉型的不徹底。正是這一問題,導致了中國的‘非典型市場經濟’狀況,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經濟、社會矛盾和衝突。”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邱震海的文章“現階段中國改革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如是說,詳論如下: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從高層到媒體似乎都對“消極腐敗”現象保持高度警覺。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日前發表評論稱:“發展中國家的轉型期,急需給權力套上制約的籠頭;行政管理與市場經濟的磨合調試,潛伏著尋租的隱患。……腐敗文化存在,必定驅使‘能力’走向歧途,讓‘精英輩出’、‘能力非凡’在錯誤軌道上產生更大危害。”

  這一評論顯然看出了中共腐敗現象的外在因素及其對黨員幹部的腐蝕作用,但仍未能明確點出腐敗現象的根本原因。就腐敗的根本原因而言,顯然存在見仁見智的現象,有論者直指中國的政治體制,也有論者稱今天的中國為“權貴資本主義”。但筆者則仍傾向於將今天中國的亂象,歸結為“非典型市場經濟”體制。用這一概念來描述中國的問題,將有助於人們擺脫情緒和政治立場的紛擾,沉下心來直面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型的深層邏輯。

轉型期中國:不同於西方的政府幹預功能

  所謂“非典型市場經濟”,正如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所指出,其關鍵在於無法完成政府和市場的分離,同時無法建立獨立的法治。市場經濟不僅僅是市場,也不僅僅是經濟,而是需要一套“市場、政府和法治”三位一體而又互相分離的關系。在中國實行市場經濟將近二十年後的今天,當中國已經遇到一系列瓶頸之後,恐怕是到了人們需要認真研究和對待這一點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市場經濟也必然帶來另一組“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三位一體的關系的深刻變化。這在中國的工業、經濟和社會形態轉型(亦即筆者歸納的中國三大轉型)中,尤其是在社會形態的轉型中可以看得尤其清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