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故宮:除了文物,什麼都缺

http://www.CRNTT.com   2011-08-13 10:23:41  


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當館長)我想可能是碰上了,誰也不可能設計它的......我自己也沒想到,但我感覺到很慶幸。”
   
都吃財政飯,一個沒監管不透明,一個有財報有審查    
   
  作為享受財政全額撥款的文化部直屬事業單位,故宮每年獲得的國家財政撥款約為3億至4億(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季語)。此外,財政部曾表態,原則上只要不超過故宮總收入,要求合理的支出都會全額支持。與之相對應的是,公眾很少能了解到故宮財政的運作情況,也幾乎沒有見過故宮財政的詳細報告,更妄言審計與監管。而在是否私自拍賣了宋代書札這個問題,又集中暴露了另一大公開透明問題,就是社會公眾對於故宮博物院有多少藏品不知情,而故宮博物院也沒有對外公布過自己的詳細館藏品的名單。
 
  三種不同經費來源,一種公開模式:財報定期公布,收支全部在線公開

  海外博物館的資金來源一般是通過基金會、財團和私人捐贈獲得,目前各國博物館的資金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以法國為代表的,公益博物館由國家全額撥款支持,與中國類似;第二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無論國立、州立、市立、郡立還是私立,都有董事會或性質相同的委員會。全球最大的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尼博物館由史密斯學會董事會進行監督協調。大都會博物館的經費,2006年是1.8億美元,其中30%是自己的資金;26%是新的捐贈;13%左右是會員會費;門票12%(20美元是建議門票)。第三種以英國為代表,介於以上兩者之間,既有政府撥款,也有通過基金會管理,還有半官方的管理機構進行協調監督。而無論是哪種形式,其財務都是對公眾公開,財務狀況定期在線發布,公眾可隨時查閱。

  財政收支經得起第三方評鑒,英國議會委托國家審計局審計博物館財務及藏品

  除了博物館自己的定期公布,博物館財務運作方面,引入第三方審計機制已經成為常態,聲名顯赫的大英博物館的收入和開支都要上報英國國家審計局(NAO),審計局亦是獨立於政府之外,受英國議會委托,定期會把審計結果對外界公布,公眾也可以在其網站上隨意瀏覽。而對於審計署來說,博物館藏品信息也是審計重點,每年接受捐助款項、捐助藏品等信息都要通過國家審計署審計,審計報告分別發布在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審計局官網之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