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不能仍是紫禁城

http://www.CRNTT.com   2011-08-10 14:37:06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訊/從5月份熱鬧一時的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到8月份塵囂再起的哥窑門、瞞報門、私拍門,圍繞故宮博物院的“扒糞”運動持續升級。前日出版的《新世紀》周刊刊發題為《故宮蒙塵》的封面報道,直指號稱中國頭號文化遺產的故宮所托非人。昨天,財新網刊發題為《10萬元封口費懸案》的記者手記和題為《故宮又有重要文物被損壞》的報道。前文稱,2009年故宮曾發生一起內部人士自導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情敗露後被知情者勒索10萬元“封口費”。後文則援引故宮內部知情人士消息,稱繼7月4日發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盤損毀事件後,故宮又有重要文物(清宮舊藏木質屏風)被損壞。

  封口費

  媒體質疑 故宮為掩醜事給封口費?

  故宮回應 對封口費傳聞無可回應

  “在採訪故宮的過程中,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蓋過去’或‘捂住’。從竊案到文物受損,故宮的第一反應皆如此。”在昨天發表的記者手記中,財新網記者任波如此感嘆。

  文章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說,2009年前後,故宮曾發生一起內部人自導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發後故宮領導層的遮掩功夫做到了極致。

  在文中,任波詳細披露了這起“封口費醜聞”的發生過程:按規定,故宮門票款須全部直接上繳財政部,財政部對故宮方面有嚴格的監控。但就有導游有本事直接帶領遊客進故宮,繞過買票環節,也就是逃票。“當然錢還是要付的,只不過遊客的錢不是去了財政部,而是私下勾兌,由導游和故宮的警衛人員直接結算,雙方分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