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里的玄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9-26 11:03:23  


 
  中國正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階段,這是公認的矛盾頻發、衝突頻現的時期。由於貧富分化、腐敗盛行、特權猖獗、法治不彰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中國社會不公的程度觸目驚心,這直接損害了以社會平等和公正為訴求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在民眾心中的合法性和正當性。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和中層階級的壯大,中國民眾對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渴求已不可抑制,而政治和社會文明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落差,更加刺激了中國民眾的心理。

  執政的中共並非對民眾的訴求視而不見,也並非對推進民主化頑固排斥,而是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化與政權和社會穩定之間的動態平衡難以把握。這種顧慮與整個社會改革共識的不足,是造成今天中國政體改革裹步不前的主要原因。

  但是,政體改革和民主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中國政府顯然認識到這點。中國政府希望的是能牢牢把握主動權,按照自己設計的方式和進程來推進政體改革和民主化。中國政府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國際勢力的介入會加劇改革複雜化程度,改革的路徑、方式與結果可能會出現變數,對中共的執政地位和中國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因此,中國政府在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承諾中,把維護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列為國家核心利益,就是警告類似的“顔色革命”和中東-北非局勢在中國上演可能造成的後果。並就此向世界說明,沒有目前基本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的穩定,就沒有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言下之意就是,世界若希望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就不要圖謀讓中國“變天”。

處理領土爭議以退為進 

  在白皮書中,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等常規性的問題被確定為國家核心利益實屬正常,但由於中國目前與周邊地區的多個國家存在海洋領土的主權爭議,故中國政府如何把握和平發展與領土主權爭議間產生的張力讓人期待。

   去年漁船相撞事件之後,中日釣魚島爭議的模糊空間消失。今年5月份以來,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矛盾也日趨升級,關係一度緊張。雖然中國政府一再強調用和平合作手段解決領土爭議,但南中國海問題上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以航母下海為標誌的中國海軍力量上升引發的憂慮以及國內日趨激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對中國和越南、菲律賓等國都構成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一旦得不到有效緩解和釋放,軍事衝突或許就難以避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