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金融市場正處於危機關頭

http://www.CRNTT.com   2011-09-28 08:00:38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秋季峰會再次聚焦“全球性挑戰”。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本以為雷曼引發的金融大海嘯三年之後,金融危機會漸行漸遠,沒想到金融危機似乎又回來了。同樣是全球資本市場、石油、金屬市場,乃至信心的同步下跌,與三年前不同的是,這次可以抵禦危機的彈藥所剩無幾,情況也許會變得更加糟糕。

  文章分析,一場大泡沫破滅之後所留下的債務黑洞從來都不會自行填補,而是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債務轉移。金融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政府試圖通過擴大其資產負債表,向金融、居民與企業部門提供刺激來減輕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財富縮水的衝擊,進而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轉移至政府部門。在這種情況下,債務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更加惡化了。

  據估算,西方發達國家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財政支出幾乎占赤字增加量的1/3,發行4.5萬億美元的債務,幾乎等於此前5年年均債務發行量的3倍。截至2010年,美、歐、英、日四大經濟體總債務餘額達到84萬億美元,約為其GDP的2.4倍,在全球債務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發達國家經濟體外債總和,已經占到全球債務份額的82%,債務泡沫越吹越大,並為新的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2011年是債務泡沫破滅的開始。二季度以來,西方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特別是進入8月後,美國國債首次失去“3A”主權信用,可以看作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儘管金融亂世中,美債依舊最受青睞,能夠繼續以最低廉的成本進行債務融資,但占全球最高評級七成份額的美債被下調卻意味著全球風險資產絕對估值的要求回報率上升,也就是從那時起,全球債券市場和資產市場的估值體系重心開始大幅下移,股票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國際油價,甚至金價銀價開始出現暴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