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宰賢:一個韓國人眼中的“文革”

http://www.CRNTT.com   2011-10-10 11:16:42  


資料圖:“文革”中的批判會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訊/南方網昨天登載金宰賢的文章《一個韓國人眼中的“文化大革命”》,作者認為,對中國而言,“文化大革命”不是應該回避的對象,而是應該克服的對象。中國只有在充分理解“文革”並克服它留下的傷痕以後,才能真正地向前邁進更大的一步。

  “徹底打倒,徹底……”他在抄寫的是1967年的一份《解放日報》的頭版文章。我在上海圖書館經常碰到這樣一位老人:個子較矮且瘦,動不動就自言自語,使得敏感的我不得不注意他。老實說,一開始我並不喜歡這位老人,但從那天起,我對他不再那麼反感,而開始好奇到底是怎樣的心靈創傷讓他至今還抄寫著30多年前的報紙。 

  我雖然通過一些書籍和電影了解了“文革”時期人們經歷了怎樣的苦難,但親眼看到一個時代給個體的傷痕時才意識到它的影響有多麼深刻。“文化大革命”給韓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知識分子不少影響。 

  當時,權威主義政權統治韓國的時候,它們實施了嚴格的反共教育。那時韓國人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我們經常把它稱之為被竹幕(Bam boocurtain)遮蔽的中國。這兩個因素反而使得韓國學生運動家對“文化大革命”產生了好奇。在這樣的基礎上,一位思想進步的教授撰寫了一本書,介紹了西方對“文革”的較為善意的評論,並高度評價“文革”:它是以民眾的自覺性和獻身精神來顛覆既定權威的社會改造。這本書令韓國大學運動組織在整個80年代對“文革”一直抱有頗為欣賞的態度。後來,1992年中韓建交以後,隨著交流的增加,韓國對“文革”的認識也逐漸深入,進而抹去了對“文革”的憧憬。我對“文革”的印象也是從學中文以後開始形成的。在中國生活了好幾年之後,我才漸漸地了解“文化大革命”給中國究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