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化產業吹響攻堅號角

http://www.CRNTT.com   2011-10-11 08:25:34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將於10月15日至18日在京舉行,會議將討論審議有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文件。此前,中央政治局已經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將修改後的文件稿提請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

  證券日報發表賀駿文章指出,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切入點,實現進一步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政治任務。毋容置疑,在吸收各方意見之後,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將會成為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業界和市場對此的預期也非常積極

  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大任務是明確文化產業的市場主體。這個改制工作,已經開展日久。數據顯示,截至“十一五”末,全國共有461個國有文藝院團已完成或正在進行轉企改制,共組建了46家演藝集團;全國35家國有電影制片單位、70家電視劇製作機構、204家省市電影公司、293家電影院完成轉企改制;10萬家國有印刷複制單位、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企改制,除少數擬保留公益性出版單位外,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轉企改制,1251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和注册為企業法人。全國共核銷事業編制17.2萬多名,注銷事業單位4300多個。

  歷時8年的文化體制改革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於文化的特殊性和複雜性,尚有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有待更高層面的綱舉目張,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

  十六大以來,文化領域創新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論創新是明確了文化的雙重屬性,即文化既有精神屬性也有商品屬性,從而將文化區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是由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文化產業是市場主導的商業服務。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只有統籌發展、協調發展,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