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緬甸之春”到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1-10-16 08:10:54  


 
  果敢華人

  在緬甸立國後,有許多地方不斷爆發紛爭,其中便包括主要是華人的果敢特區。17世紀,大量漢人追隨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榔逃到緬甸。但吳三桂最終還是追來了,並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朱由榔。無力自保的緬甸人無奈下將人交出,朱由榔在昆明被殺。而當初追隨他的漢人則自此留在了緬甸。這之後,在二戰中,又有大量國民黨官兵流落至此,緬甸漢族人便逐漸具有了規模。

  起初,繼承土司地位的楊家在漢人聚居區果敢稱王,並將這一地位傳至楊振材。後者為了擴充勢力,在國民黨敗退之時收留數名軍官,開辦軍事培訓班,培訓未來的軍事指揮人才。其中便包括此後幾十年橫行緬北的羅興漢和彭家聲。由於其中不少教官畢業於黃埔軍校,故此這個班培訓出來的22名學員以後悉數成為緬甸國內響當當的人物。

  1962年,告別了昂山的緬甸迎來了自己首位軍事獨裁者奈溫。昂山死後,曾與自己同在“三十志士”行列中戰鬥的吳努和奈溫成為國家實際掌控者,但代表文治政府的吳努卻怎麼也擺不平包括楊振材在內的緬北撣邦以及東南克倫邦勢力。最終,國家不斷動蕩,吳努本人便也被搞“軍統”的奈溫所取代,緬甸自此進入了軍人治國時代。

  面對兩地的叛亂,奈溫毫不猶豫地祭出武力打擊。在政府軍的打擊下,楊振材勢力終於土崩瓦解,羅興漢投降了緬甸政府軍,而彭家聲則成了孤家寡人。此後,羅興漢成為緬甸數一數二的大毒梟,其聲勢不弱於曾經不可一世的坤沙;而彭家聲則在數年的力量積聚之後扯旗成為占據果敢的武裝首領。

  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果敢當地華人的支持,奈溫的政府軍遲遲無法拿下彭家聲,無奈之下只能在1989年與其簽署協定,承認彭家聲對果敢的領導,並將果敢設為特區。

  2008年,果敢突然爆發動蕩,政府軍與彭家聲勢力再次碰撞。這一次,緬甸軍方首領已經由奈溫換為了現在的丹瑞。這一次的掃蕩勢頭猛、來勢突然,彭家聲的武裝力量遭到嚴重打擊,時至今日,這位果敢王仍無半點消息。當一顆炮彈落入中國雲南境內時,這場戰鬥終於引起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重視,大量難民湧入中國雲南,緬甸漢族人的境遇牽動著大多數人的神經。

  成也族裔,敗也族裔。每當緬甸本邦內局勢緊張時,緬甸軍人集團都會拿外族說事。這次丹瑞拿果敢問題造勢,而他的前任奈溫則同樣善於此道。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潮吹向緬甸,在緬華人也紛紛戴上了毛主席像章,結果卻遭到奈溫的血腥鎮壓。從6月27日至29日,大量的華人被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