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大局初定

http://www.CRNTT.com   2011-10-27 06:41:08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訊/溫家寶總理近日在廣西南寧考察時說,目前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正處於關鍵時期,各級政府要切實採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他希望各地方政府應重視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的三個問題,保證建設資金的投入,提高規劃和設計的水平,盡快建立完善法規,真正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條件。總理這一表態表明,在政府的施政綱領中,住房不再是富裕階層的專享權利,而是惠及大眾的民生工程和陽光工程。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溫建寧文章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歷經多次艱難的調控,正從簡單的量變進入深刻質變的過程之中。過去,房地產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小眾富裕人口的高端奢華享受是其最大追求,“為富人建房”就是業界主導性的商業法則,品質的高低更多體現為價格的高低。結果,房價攀升節節走高,但建造成本卻相對固定,於是乎,一本萬利甚至無本萬利的暴利,催生了百富排行榜上因房而富、因房而貴的諸多超級富豪。

  不斷抬升的高房價,滿足了“新貴階層”財富保值增值,也吸引了炒房客趨之若鶩投機盈利,卻深深傷害了中低收入家庭遮風擋雨的基本住房需求。蜂擁而入的投機和投資因素交叉作用,把房價的非理性增長推向了風險凝聚的極致,同時,則把高位購房人打入了為房奔波而難以解脫的“房奴”境地;也把工薪階層推入了望房興嘆、一輩子難以圓夢的“死胡同”。

  終於,保障性住房建設把關注點聚焦到了民生疾苦上,政府在資金和政策層面的強力保證,使得今年以來房地產調控成效顯著。尤其是,經過前兩次的試驗和探索,房地產調控漸漸走向了實質層面。因為抓住了保障房供給這個影響價格的中心環節,堅挺異常的高房價開始趨於疲軟,房地產市場只漲不跌時代正在成為過去時。這也說明,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是房地產商,還是國有壟斷企業,誰要是忽視民眾購買能力,誰要是漠視大眾消費需求,最終都會遭受市場無情的淘汰,以及消費者集體選擇拋棄的懲罰。可見,鞏固房地產市場調控成果何其重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