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霧淹沒京城,誰來治理北京的空氣污染

http://www.CRNTT.com   2011-11-01 15:03:10  


 
  但是,北京的環境部門並不採用這一最能反映對人類造成傷害的污染指標,因此,公眾的目光就落在了美國駐華大使館每天一小時更新的PM2.5數據上。由於這一數據僅僅采自大使館而不是全市多個監測點,所以不具有權威性,但能反映北京局部的污染程度。這個儀器最近幾乎都能監測到北京空氣超過危險的程度而達到有毒害的水平,因為細顆粒物PM2.5每立方米經常是數百微克,這通常意味著需要關閉門窗、減少外出以免受到傷害。

  但是,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北京環境部門的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污染水平,而身臨其境的市民能夠真實感受到空氣的污濁,有國內專家則表示美國駐華使館的數據不可信,而且中國也沒有必要按照美國的環境標準生活。這種局面讓北京的污染陷入不可知的境地。一個城市的空氣污染不是一種主觀的判斷,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它不可能是不可知的,通過嚴密的監測一定能夠得出準確的數據。問題的關鍵是,北京環境部門為何只用PM10數據而不是PM2.5,這會讓市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北京市試圖淡化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從而也不必為治理空氣污染而做努力。

  因為即使北京的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國際話題並且整個城市市民面臨真實的污染災難,北京的環境指標仍然是正常的,最多就是輕度污染,北京也沒有任何部門出面回應城市空氣為何污染到這個程度。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作為一個大國的首都以及國際知名城市,對空氣污染視而不見說明行政文化存在問題,這將有損於中國的國際形象,更讓市民質疑城市治理水平,戲謔北京的環保“基本靠風”。

  在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曾投入巨資實現了空氣質量的改善,由於很多政策是暫時性的,在奧運會結束後,北京的空氣污染又逐漸恢復到以前的水平。這種現象體現的是一種追求經濟增長而不願付出過高的環境治理成本的思路。但是,由於北京城市功能過於集中,導致車輛、人群都湧向城市中心,出現了道路擁堵與尾氣污染的現象。這需要將一部分城市職能分流到郊區,這顯然有中央政府的支持才能夠做到,因為幾乎所有中央部門都在市中心,北京市也存在力所不逮的客觀事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