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岩石:從歐債危機看中國股市的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11-11-06 09:35:03  


原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金岩石(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訊/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從年初上證綜指2800點之上到近期跌破2400點,陰雲密布,似乎預示著新一輪全球性金融危機又將衝擊中國經濟。但此間證券時報日前登載的金岩石文章“從歐債危機看中國股市的機會”認為,所有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兩個“過度”:其一是歐債危機誘發了情緒面的“過度恐慌”,其二是貨幣政策引發了資金面的“過度從緊”;而基於兩個“過度”的判斷來分析未來的經濟走勢,前景應該是較為樂觀而非悲觀的。詳論如下:

  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從年初上證綜指2800點之上到近期跌破2400點,陰雲密布,似乎預示著新一輪全球性金融危機又將衝擊中國經濟。輿論看空的情緒彌漫,悲觀論者再度成為一些媒體的寵兒。在我看來,所有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兩個“過度”:其一是歐債危機誘發了情緒面的“過度恐慌”,其二是貨幣政策引發了資金面的“過度從緊”。

   歐洲為何如此恐慌呢?經濟的原因是表象,本質卻是歐洲政治,歐債危機已成為歐盟強國推進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借口。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危機,任何國家都不會尋求外國援助,更不會允許本國的財政體制受到來自於外國的干預,而統一歐債的提出,就是要讓歐盟小國接受歐盟的外在干預,從而形成相對統一的歐洲債券市場,其客觀結果必然是歐盟強國將以歐盟的名義來限制或干預歐盟弱國的發債權。一個國家的發債權是其財政體制的重要支柱,一旦國家的發債權受到外部監督和干預,該國財政就不再是完全獨立的國家財政。所以,歐洲經濟一體化將在解決歐債危機的過程中邁出關鍵一步,從統一的歐洲貨幣升級到相對統一的歐洲債務財政。

  相對統一的債務財政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升級,其最大的受益國是德法兩國,最大的受損國是被邊緣化的英國,歐盟弱國也會相對受損。如果沒有強勢的輿論壓力,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升級必然阻力重重,所以德法兩國操縱輿論的動機是存在的,歐洲乃至全球的輿論也是可能被操縱的。索羅斯先生在《帶你走出金融危機》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易錯性定理”,該定理說明:金融市場的信息流動必然被信息的解讀者所操縱,因為每個人對信息的反應都有兩個層次,其一是認知功能,其二是操縱(或者譯為曲解)功能,被解讀過的信息必然包含解讀者的偏見或偏好,所以他說:“信息即謬誤”。市場上流動的信息必然在解讀者的偏見之中形成誤導,從而通過市場情緒的悲觀或樂觀向正反兩個方向驅動“過度”的群體認知偏差。由此推論,媒體解讀和傳導的歐債危機信息必然包含著謬誤的逐級放大,再加上中國公眾習慣性的“幸災樂禍”心理和循環放大的悲觀情緒,而在股市中集聚了“悲觀的羊群”。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