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叙利亞:這是怎樣一個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4:17:52  


 
  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巴沙爾子承父業執掌叙利亞大權,在戰略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對老阿薩德的平衡外交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將改善與美國關係放在外交的重要地位,力求在叙以和談與對美關係等一系列問題上有所突破。9.11事件後,叙利亞不僅強烈譴責,而且還向美國提供了重要的情報合作。2001年,摩洛哥根據叙利亞提供的情報,逮捕了一批正在策劃襲擊美國海軍艦船行動的“基地”組織成員。但是對2003年美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叙利亞卻持堅決反對態度。面對伊拉克戰後美國國內一度傳出“改變叙利亞政權”或將叙利亞列為“下一個目標”的聲音,巴沙爾積極通過各種渠道與歐洲以及阿拉伯國家加強對話與溝通,尋求化解之策。為此,巴沙爾在黎巴嫩問題上也做出了讓步。一是於2005年4月全部撤出駐黎部隊,結束了對黎長達30年的軍事占領。二是與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叙利亞與美國的關係。

  同時,為了平抑來自美國的壓力,叙利亞還盡力拉攏俄羅斯和歐洲國家。冷戰結束後,叙俄依舊保持密切的政治、軍事關係,俄羅斯也是叙最主要的軍火供應國。俄羅斯不顧美國和以色列的制裁威脅,執意向叙出售導彈等敏感武器。2010年9月,俄羅斯決定履行2007年與叙利亞簽訂的有關向叙出售P-800“寶石”(Yakhont) 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合同。

  此外,叙利亞與歐洲也有著傳統的聯繫。1995年11月,歐盟15國與包括叙利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12國外長在西班牙召開“歐洲-地中海會議”,提出了“地中海夥伴國關係”的構想,叙利亞與歐洲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領域關係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加強。巴沙爾也與西班牙、法國、德國和英國等國家的領導人建立了私人關係。

小國家,大能耐

  論規模,叙利亞在中東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個中等國家。然而,從地圖上看,叙利亞周邊國家都是非常敏感的國家,包括伊拉克、約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北部的土耳其和隔著伊拉克的伊朗。同時,中東地區的幾個重大熱點問題,如阿以和談、伊拉克問題、反恐問題、以伊朗核問題為中心的核不擴散問題、庫爾德民族問題等,無不與叙利亞息息相關。

  首先,在阿以問題上,叙利亞是當之無愧的對抗以色列的“旗手”和阿以和平的關鍵角色。1991年馬德里中東和會重啟中東和平進程,叙利亞開始同以色列進行和談,成為全面實現中東和平的關鍵所在。在談判中,叙利亞一向強調收複1967年被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是其最高利益和首要任務,要求以色列撤回到1967年前的邊界線,並堅持“先撤軍,後安全”的原則,在領土問題上表現出高度的原則性和異乎尋常的耐心。在埃及、約旦相繼與以色列建交、巴以談判磕磕絆絆的情況下,“恪守底線”的叙利亞是阿以和談中最為關鍵的棋子,無論是中東和平進程的主導者美國還是以色列,都不能忽視。

  在整個中東和談事務中,黎以談判本是最簡單的一環,但實際上卻頗為曲折。由於叙黎關係的特殊性,黎巴嫩在對以談判問題上一直受叙利亞“幕後操縱”,黎以談判無形中與叙以談判“捆綁”在一起,換言之,在叙以談判取得進展之前,黎以只能“免談”。不僅如此,黎巴嫩政壇還存在一股以真主黨為代表的“親叙派”勢力,不時對以色列發動武裝襲擊,對和平進程形成強力牽制。可見,如果沒有叙利亞的配合,中東和平進程要取得全面突破無疑是天方夜譚。正如以色列開國總理本.古裡安稱,沒有埃及,阿拉伯國家無力對以色列發動戰爭;沒有叙利亞,以色列無法與阿拉伯國家實現和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