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女大學生為何身陷卵子黑市

http://www.CRNTT.com   2011-11-15 14:29:12  


  
與其讓暗流湧動 不如將卵子捐贈合法化 

  我國不放開卵子供給 主要是顧慮“倫理因素”

  在衛生部的通知中,明文指出“贈卵是一種人道主義行為”。

  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在接受採訪時更是表示“這些活動涉及到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和倫理要求……因為這種代孕技術的實施可能對社會、對倫理道德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且它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和社會道德相違背。”

  的確,不只是中國,從全世界範疇來看,大家對捐精的接受程度較高,但“捐卵”甚至是“卵子交易”還是一個存在倫理爭議的話題。
 
  即便倫理爭議如美國 其“賣卵業”也比“卵子黑市”強許多

  毋庸置疑,由於其他國家在卵子捐贈(交易)方面的法律規定相對嚴格,管制相對鬆散的美國儼然成了世界卵子捐贈(交易)中心。

  而隨著卵子售賣越來越普遍,來自社會各階層的爭論聲音也越來越大,律師、神學者、生殖專家、倫理學者全都參與到這場大辯論中。

  但爭論歸爭論,在美國“賣卵”可以完全保護個人隱私(如果雙方想見面除外),在經中介溝通後,賣卵者會接受全面的檢查,到正規醫院或診所接受手術。而美國生殖醫學會也對這個行業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比如,它建議每次捐卵報酬不超過10000美元,捐贈者不得小於21歲,或捐贈次數不得超過6次等。
 
  放開卵子交易或許為時過早 但可以逐步解凍卵子捐贈

  有關“卵子是不是商品”之類的爭論,或許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都不會有結果。

  但正如衛生部所言“贈卵是一種人道主義行為”,如果捐贈方已經了解相應事項,並且願意幫助一個不孕家庭,這樣的善舉恐怕不會有多少人質疑。(當然,如果能提供相應的回報更好,比如美國的做法是給捐贈者“誤工費”,而英國由於之前不給捐贈者報酬,已經造成很多人出國找卵,英國政府也在逐步鬆動相關政策,目前已經給捐贈者提供補貼。)

  如同美國生殖醫學會,我國衛生部也有相關規定,比如“對贈卵者必須進行相關的健康檢查”、“每位贈卵者最多只能使5名婦女妊娠”等。但在潛流橫行的“卵子黑市”中,這些規定恐怕都很難得到貫徹執行,如果有一個正常合法的卵子供給渠道(捐贈),將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