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再學工農兵?讓人心驚肉跳?

http://www.CRNTT.com   2010-11-18 11:53:00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訊/“重慶大學生再學工農兵”,這樣的新聞標題,讓我們這些經過“文革”,走過“五七”道路的人,心驚肉跳。仔細一看內容,原來是重慶市政府組織的大學生實踐活動。這個活動,有所謂的“六個一”,“即每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種樹,每所大學建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11月10日《重慶晚報》)

  由於帶薪實習只是給少數優秀學生的,而種樹和建林,大學勞動課就可以安排,所以,此番社會實踐活動,核心就是下農村,下工廠和進軍營。所謂的三進三同,就是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形式上看,很類似當年走五七道路,學工、學農,學軍,連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話語,都跟當年一模一樣。因此,媒體把重慶市政府組織的這場活動,稱之為再學工農兵,其實也不無道理。

  再學工農兵上承“五七幹校”

  當年的五七道路,其起點,是毛澤東給林彪的一封信,人稱“五七指示”。那時候,每年的5月7日,就是一個節日,全國上下都要紀念的。這個指示,後來變成一場深入而持久的改造運動。放在幹部身上,就是建了一系列的五七幹校,大批的幹部被驅趕到邊遠地區的農村,自己建房,自己種糧。而放在學校,就是大學停辦,到農村去,跟貧下中農相結合,也辦幹校,然後是大辦五七中學,五七小學,半工半讀,或者是工而不讀。關於五七幹校,當年的老幹部,作者和學者們,已經有很多回憶了。甜酸苦辣都有,但共同點是他們自己本來業務都不做了,每天像農民一樣勞作,幹得好的,自己吃的,從主食到副食都自給自足。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個個自給自足的小集體農莊,所有的人,尤其是腦力勞動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作家學者,都變成自食其力的農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