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籲請盡快構築中國“經濟高邊疆”

http://www.CRNTT.com   2011-11-17 08:33:33  


 
  文章表示,美元霸權體系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天賜美國的大禮,更不是僅僅依靠合縱連橫就能讓美元君臨天下。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主宰國際經濟和金融分工的符號,既有強大的綜合國力支撐,還與美國精心打造的“高邊疆”戰略不無關係。事實上,無論是科索沃戰爭,還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朝韓延坪島事件乃至利比亞戰爭,其背後的邏輯都蘊含著打擊美元替代者、轉移國際視線並最終穩住美元霸權的戰略動機。

  本次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元也確實經歷了一段風雨飄搖的日子,無論是老資格的保爾森還是學術出身的伯南克以及略顯靦腆的蓋特納,在那段時間的腦細胞死亡速度肯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不過,即便在美元最困難的時刻,主要大國也不敢輕易拋棄美元。而一度雄心勃勃的歐元,在這場金融危機造成的“達爾文主義”式的洗劫中不幸成為最大的犧牲品。

  假如歐元體系當真崩潰,則由美國主導的此輪全球金融洗牌,在順勢加固美元地位的同時,也將初步完成全球頂層利益分工版圖的再切割。人民幣的行為空間也將遭到前所未有的擠壓。而一旦美國構築了針對中國的貿易與金融包圍圈,加上高技術產業的上游鎖定,則中國將在中美核心利益博弈中更顯被動。

  文章指出,如今,美國在對歐債危機作壁上觀的同時,又是通過施壓人民幣,又是加速推動新亞太貿易協定(TPP),其戰略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中國必須高度警惕的是:由美國挑起的美中貨幣博弈短期內是不會消停的。在歐元已被歐債危機弄得心力交瘁之後,針對人民幣的大面積封殺或許正在醞釀。

  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在知己知彼方面早已是九段高手的美國,對目前中國金融業的軟肋可謂一清二楚。表面強大的中國銀行業是在資本項目未開放的前提下獲得暫時性優勢的,並且尚在完善中的金融市場體系更潛藏著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假如通過綁架人民幣匯率使得尚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的中國失去在金融貿易和製造業領域“補課”的機會,而美國成功地通過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實現了出口的快速增長,則不僅有可能打破“美國消費-中國生產”的分工格局,而且還將極大地擠壓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環節的核心利益。如果那樣的話,則中國不僅將無法獲得足夠的財力來支持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更有可能錯過追趕美國的“時間窗口”,進而失去成為一流經濟與金融強國的基礎性條件。另一方面,假如美國正在醞釀中的跨產業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結合其依然強大的金融服務優勢以及豐富的新技術產業化經驗,美國無疑又將築起打壓中國的經濟高牆;屆時中國不僅會再次被拉開與美國的經濟差距,說不定還會失去原先所擁有的傳統經濟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