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TPP帶給中國的契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1-18 10:28:18  


 
  挑戰

  多國反應不積極

  在中美間“騎墻”

  儘管TPP談判在一年半進行9次,但亞太很多國家並不積極。韓國因為韓美已經存在貿易協定,若再加入TPP很“吃虧”。印度表示誓不加入。雖然日本表示了加入TPP談判的意願,但其國內曾為此意見不一。實際上,目前TPP仍只有新加坡等4國,美國、澳大利亞也仍然處於談判之中。

  陳鳳英分析,之所以許多國家未積極加入,主要是因為,在過去十幾年間,東亞現有合作框架(如10+3)和貿易平台已經搭建成功,削弱了東北亞國家加入TPP的興趣。但她樂觀地認為,作為世界超級大國,能夠使用各種資源來運籌帷幄,用各種手段來實現目標。儘管目前存在的分歧難談攏,但美國將來可能會用似“胡蘿蔔+大棒”的策略,向猶豫卻又有意向加入TPP的國家拋出橄欖枝,以提供安全保障為交換條件,向一些小國軟硬兼施。

  這也正是這些“小國”的為難之處。美國現在希望用TPP把這些安全盟友變為經貿小夥伴,鞏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霸主地位,而這些國家又不能捨棄中國巨大的出口市場,讓他們有些“騎虎難下”。袁鵬認為,在美國的強行拉攏下,只能先和美國拉近關係,得到庇護再說,但這不等於和中國丟了既往的經濟關係。這些國家既擔心中美共治,又不希望中美關係緊張,一場複雜的博弈在所難免。

未來

  TPP翻不了大浪

  大選前“畫餅充饑”

  袁鵬認為,對現有東亞合作框架而言,TPP是一種負面效應,是美國在補足過去的缺憾,來得未免遲了些。因此TPP能否“紅下去”,還是存在一定變量的。首先,TPP的成功發展,取決於日本等大國的實質性介入,而日本又遇到領導人更迭和國內支持度的問題。在他看來,領導人主張加入TPP顯得有些衝動,對國家利益考慮得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日本朝野對加入TPP的意見並未達成一致。

  其次,TPP是否能擴大,取決於參與各國能否獲得實惠和利益損失的對比。美國《外交政策》日前就稱,美國戰略重心正轉向東亞,但亞洲盟友認為可以完全依靠美國的想法更像是亞洲國家打算“撈美國油水”的表現,文章同時感慨,在這些地區,美國已經越來越沒錢支配了。

  第三,TPP在美國國內不算大事,國會也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可謂大選前“畫餅充饑”,奧巴馬認為TPP可以為美國創造就業,但共和黨未必這樣認為。這張牌能否讓美國達到出口倍增的目標、能給經濟帶來多少實惠,還是個問號。大選結束後TPP的命運如何,誰都很難預測。

  因此,袁鵬預測,TPP翻不了大浪,還不足以顛覆到既有亞洲貿易格局,也可能會自生自滅。即使美國成功推廣TPP,也不會取代運作良好的區域性組織作用,但將打破現有的平衡機制,亞太經貿一體化進程可能由此延緩。

  而陳鳳英則認為,TPP會如美國所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亞洲的貿易規則。由於現有的WTO談判陷入僵局,TPP是美國重啟爐灶,淡化WTO的一種手段。而由於APEC會議以清談為主,常常達不成實質性協議,亞太各國更需要一種以法律為基礎的協議保障,讓各國享受到市場開放的真正好處。

  因此,TPP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亞太各國的這種需要。隨著TPP框架的不斷完善,加入TPP的國家會不斷增多,特別是拉美國家會積極加入,甚至可能讓現有東亞合作框架重新洗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