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亞洲、美國、歐洲 克魯格曼押注哪一方?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9:17:03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訊/英國《金融時報》11月22日刊出對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的專訪,主要內容如下:
   
  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下面提到的一系列全球風險中哪一個是最為嚴重的呢:通脹壓力嗎?

  我認為,對許多國家來說,這還是件極其遙遠的事。這些國家供應大量過剩,是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大宗商品市場會有一些壓力,不過它們不會演變成更大範圍的通脹。

  日本式通縮?

  我們出現日式通縮的速度之慢讓我感到有些驚訝。我們在一點點接近這種狀態,但結果卻證明名義價格十分穩定。研究表明,即便通常情況下經濟長期不景氣會令物價漲幅接近於零,但要使物價出現負增長還是不難麼容易。就這點而言日本算是一個異類。所以事實上我不認為會出現實際通縮的局面。如果目前這種狀況繼續下去,三四年之後美國出現通縮或許會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可能,不過這種局面短期內不會出現。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不會出現意大利式的危機(或是希臘式危機),因為它既沒有外債,同時還實行匯率控制。所以這樣的一幕不會上演。

  於是問題就來了,中國會爆發日本那樣的危機嗎?日本的情況是,當泡沫破滅後,經濟再也無法恢復以往的活力。我認為這很難去評估,有人覺得這種局面極有可能出現,但我覺得中國有足夠的財政掌控力,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只是存在可能性。

  但是說到底,以市場價格(而非購買力平價)來衡量,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與日本大體相當。它很重要,但並不龐大。中國如今的規模還不足以拖垮整個世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