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利比亞:過渡政府不是西方傀儡

http://www.CRNTT.com   2011-11-28 11:00:34  


伊拉克大選的實質是“美軍搭台,伊拉克人唱戲”。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2004年上任,到2014年任期結束,他曾公開聲稱不再尋求連任。
 
傀儡政權也不是想扶就能扶
   
  民主選舉選不出傀儡政權,占伊拉克市場份額最大的外國石油公司也不是美國公司而是中石油

  在民主國家,不可能存在外國扶持與本國人民為敵的“傀儡政府”,因為民主國家的政府是全民普選產生的,外國扶持的政治集團如果得不到民衆的支持就不可能上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戰後的伊拉克與美國傀儡政權幾乎成為了同義詞。無論是2005年,還是2010年的兩次伊拉克選舉,美國都希望實行“選區代表制”,以削弱親伊朗的什葉派。但什葉派精神領袖西斯塔尼發出威脅,使得美國不得不接受了西斯塔尼提出的選舉制度,即單一選區代表制。伊拉克臨時政府,是伊拉克各教派、各部落推選出來的千人大會,以及由千人大會選出的臨時議會協商選舉產生的,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支持。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員殷罡認為,“伊拉克戰後的體制實際是,美國搭台,伊拉克人唱戲,美國的意圖並沒有實現。那種認為一切都在美國人操控當中的說法,顯然沒有根據。”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許多觀察家認為美國發動伊戰的目的在於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以獲取伊拉克儲量豐富的石油。且不說石油戰爭是否真是美國的本意,僅從結果看,美國得償所願了嗎?2009年以後,伊拉克重啓石油招標,在雲集的世界石油公司中,中石油拿到了最大的項目。不僅如此,中國石油還是伊戰後第一個進入的外國石油公司,也是目前伊拉克市場最大的外國投資石油公司,更是伊拉克兩輪國際招標中唯一兩次成功中標的石油公司。伊拉克的“傀儡政權”在石油議題上保留了決策權和控制權,中國公司而不是美國公司成為最大贏家,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伊拉克真的是美國的“傀儡政權”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